寒潮来袭,如何拯救又痛又痒的冻疮

寒冷是冻疮发病的主要原因,发病后,患者面部、手部、足趾等部位都会出现水肿型红斑,红斑呈鲜红色,境界不清且皮柔软。较为严重者还可发生水疱,水疱溃烂后发痒、疼痛。寒潮将至,患者要注意保暖的同时也要重视冻疮的防御与治疗。冻疮是怎么形成的?冻疮是指机体长期暴露于寒冷、潮湿环境中造成末梢部位局限性、淤血性、炎症性皮肤病。周围血液循环不良、缺乏运动、手足多汗、营养不良、贫血、鞋袜过紧均可加重本病。由于寒冷潮湿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失常,局部皮肤小动脉痉挛性收缩,患处血液循环受阻,导致组织细胞缺氧受损,释放炎性介质等,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血管渗透性增加,局部静脉回流障碍。从而在皮肤上形成紫红色水肿性红斑或结节,多伴有疼痛、肿胀和瘙痒,重症时可出现脱皮、出血、水疱和溃疡等,是冬季常见的皮肤病。冻疮如何预防?避免久坐,快走、跳绳等都是很好的运动方式,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末梢循环不良,加强耐寒能力。针对冻疮高发部位,手套、耳套、口罩、围脖、帽子等都应是冬季外出“标配”。减少在湿冷环境中暴露的时间,注意肢体保暖、干燥。不要穿戴过紧的鞋袜,以免挤压而影响血液循环。每晚洗手、洗脸、洗脚之后,用凡士林或护肤乳轻轻按摩易发冻疮的部位,微热为度,促进血液循环。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矿物质等,合理饮食,保证蛋白质的足够摄入。如将出现冻疮,需要缓慢复温,即利用和自己体温差不多的温水缓慢浸泡,逐渐升温。忌烤火或取暖器、烫水等剧烈加热措施复温,冷水浴、用雪搓、捶打等方法亦不可取。医师简介邱兴,从事皮肤科临床工作十余年,曾医院、医院研习皮肤病多年。主张中西医结合,辩证施治,尤其擅长中西医结合免疫疗法在皮肤科的应用。擅长领域:各类型的皮肤病,尤其是对痤疮(青春痘)、脱发、毛囊炎、湿疹、荨麻疹、皮肤癣、银屑病、螨虫性皮炎、皮肤过敏、皮肤瘙痒、痤疮粉刺、斑秃脱发、牛皮癣、手足癣、灰指甲、脓疱疮、汗疱疹、扁平疣、酒渣鼻、鸡眼、雀斑、脱毛、脚气、狐臭、腋臭、疥疮、水痘、疤痕、鱼鳞病、色素痣、黄褐斑、硬皮病、口唇疱疹、尖锐湿疣、皮肤肿瘤、婴儿尿布疹、化脓菌感染等皮肤病诊疗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审核医师:邱兴文章编辑:皮肤病信息科

点击“阅读原文”在线咨询皮肤问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eensmallstation.com/jcbl/738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