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常用饮食补气类上

 

马铃薯(《湖南药物志》)

为茄科植物马铃薯的块茎。

土豆、山药蛋、洋山芋。

甘,平。入胃、大肠经。

益气健脾,调中和胃。

1.病后脾胃虚寒,气短乏力:牛腹筋g,马铃薯g,酱油15g,糖5g,葱、姜各2.5g,文火煮烂,至肉、土豆都酥而入味。(《传统膳食宜忌》)

2.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和习惯性便秘:未发芽的新鲜马铃薯,洗净切碎后,加开水捣烂,用纱布包绞汁,每天早晨空腹下一两匙,酌加蜂蜜同服,连续半月至二十天。服药期间忌食刺激性食物。(《常见疾病手册》)

马铃薯发芽,须深挖及削去芽附近的皮层,再用水浸泡,长时间煮,以清除和破坏龙葵碱,防止多食中毒。脾胃虚寒易腹泻者应少食。

由于芽与皮内均含龙葵碱,它能破坏红细胞,严重中毒时导致脑充血水肿以及胃肠粘膜发炎、眼结膜炎。龙葵碱主要分布在皮部及芽中。

我国大部分地区栽培,尤以东北产量多而质优,马铃薯是我国人民喜食物。用马铃薯制作的食品较多,目前已有马铃薯淀粉、炸马铃薯片等在市场上出售。马铃薯磨汁可治水火烫伤,加醋外敷,可治腮腺炎。

1.《本草纲目》:“功能稀痘,小儿熟食,大解痘毒。”

2.《湖南药物志》:“补中益气,健脾胃,消炎。”

香蕈(《日用本草》)

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干实体(菌盖及柄)。

香菇、冬菰。

甘,平。入胃经。

益胃气,托痘疹,止血。

1.胃痉,反胃呕吐:皂荑树蕈,焙干为末,饭前糖水送下。(《家庭食疗手册》)

2.功能性子宫出血:杨树蕈焙干研末,每服3g,温水下,日服二次。(《家庭食疗手册》)

3.小儿痘疹干瘪,体虚难出:香菇6~9g,水煎服。(《家庭食疗手册》)

痧痘后、产后、病后忌用野生香蕈,其与毒蕈易混淆,误食后中毒,严重者可致死亡。

香蕈中含有降低血脂物质香蕈素,而且含钙、磷较高,可作为天然抗佝偻病的食物。香蕈中的松茸醇,为鲜品香气的主要成份。

香蕈清香鲜美,能增进食欲,降低血脂,对高血脂患者更为适宜,也可作小儿软骨病的食品以辅助治疗。香蕈多糖有一定的提高免疫作用和抗癌作用,肿瘤病人食用有益。

1.《本草求真》:“香蕈味甘性平,大能益胃助食,及理小便不禁。”

2.《医林纂要》:“可托痘毒。”

3.《现代实用中药》:“为补偿维生素D的要剂,预防佝偻病,并治贫血。”

鳝鱼(《雷公炮炙论》)

为鳝科动物黄鳝的肉或全体。

黄鳝。

甘,温。入肝、脾、肾经。

祛虚损,除风湿,强筋骨,止痔血。

1.足痿无力:鳝鱼加金针菜共煮。(《山民方食》)

2.内痔出血:鳝鱼煮食。(《便民食疗》)

凡病属虚热者不宜食。《随息居饮食谱》:“时病前后,疟、痢、胀满诸病均大忌。”

鳝鱼血外涂治面神经麻痹,左斜涂右,右斜涂左,有一定功效。

泥鳅(《滇南本草》)

为鳅科动物泥鳅的肉或全体。

鳅,鳅鱼。

甘,平。入脾、肺经。

补中气,祛湿邪,清热,壮阳。

1.阳痿早泄:泥鳅煮食。(《濒湖集简方》)

2.脱肛:泥鳅同米粉煮羹食。(《活人心统》)

3.黄疸湿热,小便不利:泥鳅炖豆腐食。(《泉州本草》)

4.肝炎:泥鳅焙干,碾粉,每日3次,每次10g。(《杏林春满集》)

本品补而能清,诸病不忌。

具有利胆作用。

据临床观察,泥鳅是治疗肝病、胆囊疾病、糖尿病、泌尿系统疾病的较好食品。

1.《医学入门》:“补中,止泄。”

2.《四川中药志》:“利小便,治皮肤瘙痒,疥疮发痒。”

3.《滇南本草》:“煮食治疮癣,通血脉而大补阴分。”

鲚鱼(《食疗本草》)

为鳀科动物鲚鱼的肉。

刀鱼。

甘,温。

补气活血,泻火解毒,健脾开胃。

1.体虚无力:鲚鱼肉、鱼子加调料煮食。(《随息居饮食谱》)

2.食少腹胀:鲚鱼共姜、葱煮食。(《金峨山房药录》)

有湿病疮疥忌食。《食物本草》:“发疥,不可多食。”《日用本草》:“食之无益,助火动痰。”

含蛋白质、脂肪及微量元素锌、硒等,有利于儿童的脑发育。

药理研究发现,鲚鱼所含之锌,能使血中抗感染淋巴细胞增加,临床也证实鲚鱼有益于人体对化疗的耐受力。

1.《随息居饮食谱》:“补气。”

2.《本草求原》:“贴败疽痔漏。”

浏览往期

养生:常用饮食——辛温解表

养生:常用饮食——辛凉解表

养生:常用饮食——解表食方

养生:常用饮食——清热泻火

养生:常用饮食——清热凉血

养生:常用饮食——清热生津

养生:常用饮食——清热解毒

养生:常用饮食——清热食方

养生:常用饮食——化痰止咳平喘(上)

养生:常用饮食——化痰止咳平喘(下)

养生:常用饮食——化痰止咳平喘食方

养生:常用饮食——健脾消导

养生:常用饮食——健脾和胃

养生:常用饮食——健脾化湿

养生:常用饮食——健脾消导食方

养生:常用饮食——利尿去水

养生:常用饮食——利肠通便

养生:常用饮食——利尿通便食方

养生:常用饮食——活血散瘀

养生:常用饮食——止血类

养生:常用饮食——理血食方

申明:部分文章或图片来自互联网,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感谢支持!文章涉及治疗方法,或功法类,请征询专业人员后使用,责任自负。(点击下面阅读原文查看订阅号里面更多文章)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eensmallstation.com/jcbl/839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