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
都说咱国粹中医博大精深,小儿推拿疗法就是一种神奇的中医疗法!这也叫“小儿按摩术”,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才逐渐形成的,专门用于防治小儿疾病的推拿治疗。小儿推拿中的某些手法可以增强宝宝体质,还有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中医作用。一般来说,小儿腹泻、便秘以及咳嗽、发热等呼吸系统疾病,通过推拿可以起到不错的疗效与保健作用哦。掌握好小儿推拿的计划,爸爸妈妈们又学会一项新本领了。真赞!
01
什么是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又称为小儿按摩,是指运用特定的手法作用于小儿特定的部位,以调整小儿脏腑气血经络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法。
它的实质是医生施以手法,作用于穴位或部位上,通过皮部穴位经络的感应而调整气血阴阳和脏腑的功能。
从定义来看,小儿推拿是在中医基础理论和相关临床知识的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研究在其特定的体表部位或者穴位,通过施以手法,以防制疾病助长益智的一种方法。
小儿推拿的主体是六岁以下的儿童,以三岁以下的宝宝治疗效果最佳,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
小儿推拿的穴位有点状穴、线状穴、面状穴等,在操作方法上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注重补泻手法和操作程序,对常见病、多发病均有较好疗效,对消化道病症疗效尤佳。操作的基本手法有:推法、揉法、按法、摩法、掐法、搓法、拿法、运法、捏法、擦法、捣法、捻法、刮法、摇法、拍法。
02
小儿推拿的作用
疏通经络,调和阴阳,调整脏腑,扶正祛邪。小儿推拿的作用其实跟中医中药的作用是相通的,概括起来是疏通经络,调和阴阳,调整脏腑,扶正祛邪,它的具体表现是以下三点。
第一点,它可以提高机体脏腑的气血功能,可以增强儿童的免疫力,使小儿气血充盛,饮食不偏,食欲旺盛,发育正常。
第二点可以缓解和解除小儿的病痛,对小儿感冒、发烧、咳嗽、腹泻、腹痛、便秘、厌食、积滞、夜啼、遗尿、鼻炎等常见儿科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第三点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可以通过调整儿童的体质,提高儿童对疾病的抵抗力,辅助正气,以达祛邪外出的作用
03
小儿推拿的手法
小儿推拿的手法会根据推拿的不同部位而有所区别,推拿不同部位功效作用也会有所不同。下面我们针对腹、脾经、胃经、肺经、内八卦、三关、六府、二人上马、虎口、肺俞、龟尾等常见部位的小儿推拿手法来做一个基本的了解。
1、腹
位置:腹部。
主治:腹胀、食积、呕吐、腹泻、疳积。
操作:指摩、掌摩约5~10分钟;沿季肋向外分推。
2、胃经
位置:拇指掌面第二节或大鱼肌外侧缘。
主治:腹泻、呕吐。
操作:直推次。
3、脾经
位置:(1)拇指螺纹面;(2)拇指桡侧缘。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
操作:旋推拇指螺面或屈其拇指,沿拇指桡侧缘直推约次,或直推拇指螺面约次。
4、肺经
位置:无名指螺纹面。
主治:胸闷、咳喘。
操作:旋推或向指尖方向直推约次,或由指尖向上直推次。
5、肺俞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主治:发热、咳喘。
操作:按、揉50次,或沿肩胛骨内缘自上而下分推30次。
6、内八卦
位置:掌心劳宫穴四周。
主治:咳喘、呕吐、腹泻。
操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用运法50次,掐3~5次。
7、三关
位置:前臂桡侧缘(太渊穴到曲池穴)。
主治:发热、恶寒、无汗。
操作:直推次。
8、六府
位置:前臂尺侧缘(神门到少海)。
主治:发热、汗多、便秘。
操作:直推次。
9、二人上马
位置:手背侧小指与无名指指关节后陷中。
主治:牙痛、惊、腹痛、脱肛。
操作:掐3~5次,揉30次。
10、虎口
位置:手背侧第一、二掌骨之中,稍偏食指(即合谷穴)。
主治:感冒、牙痛。
操作:拿3~5次。
11、龟尾
位置:尾骨端到肛门之间(即长强穴)。
主治:腹泻、脱肛、便秘。
操作:揉、旋推次,掐3~5次。
04
小儿推拿的误区
不少家长意识到药物对身体还是有一定伤害的,因此小儿推拿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青睐。但是小儿推拿是有一定讲究的,推拿手法不当很容易使小儿病情加重。不少家长对小儿推拿的了解都是一些零碎的知识,很多时候存在着不少误区,下面来了解下小儿推拿的误区。
1、不少家长没有明确小儿的病因就盲目推拿治疗。小儿推拿的关键在于辨证治疗,这就需要明确小儿所患的病症,比如,感冒可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如果病症分不清楚就盲目给患儿进行推拿,可引起反作用,使病情愈加严重。因此,家长在给孩子施行推拿之前,医院进行常规检查,如血常规、便常规等等,这样能更好地辨证治疗。
2、推拿的力度、时间、次数不当。家长在家给孩子做推拿的时候,也要掌握相关的知识,要采用适当的操作次数、时间和刺激强度。可以选择到一些正规的培训机构,学习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特定穴位及常见病的推拿治疗等。还有,推拿的时间应根据孩子年龄大小、病情轻重、体质强弱及手法的特性而定,推拿一次的时间约为15~20分钟。通常每日推拿一次,高热、急性腹泻等急性疾病可每日推拿两次,慢性疾病则可隔日推拿一次。
3、推拿的环境不适合。给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声小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其次,推拿后注意避风,忌食生冷。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按摩疗效的发挥。在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推拿。
4、不是所有小孩都适宜进行推拿。另外,骨折、创伤性出血、皮肤破损、皮肤溃疡,以及烧伤、烫伤,急性、烈性传染病,癌症及危重病症等患儿切不可进行推拿治疗。
05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运用得当医院的机会缓解小儿多种不适症状,还能增强小儿各方面的抵抗力。但是因为小儿身体各方面还是比较脆弱,在进行推拿的时候和大人有所区别,要注意的细节也会不同。进行小儿推拿时要注意以下注意事项:
1、保持双手清洁:
首先家长要修剪好我们的指甲,保持双手清洁,摘去戒指,手镯等饰物。冬季推拿时,双手宜暖。
2、使用按摩油:
推拿时可使用按摩油或baby油,以防损伤宝宝娇嫩的肌肤。
3、手法要轻柔:
在进行推拿,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轻快柔和,均匀持久。在施行手法时小儿以舒适体位为宜,并能消除其恐惧感,同时还要便于操作。
4、小儿推拿时不能过饥、过饱:
小儿推拿时不能过饥或过饱,在小儿哭闹时要先安抚好小孩的情绪。
5、推拿后要注意休息:
一般推拿左手,最后一点推拿后要注意休息,避风。宝宝有出汗的情况,要擦干或换干净衣服,以免受凉。
06
哪些宝宝不宜进行小儿推拿
虽然说正确地给小儿进行推拿可以帮助小孩子缓解某些病症,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一定的好处。可是小儿推拿并不适合所有的小孩。中医里对小儿推拿的适用对象有着明确的划分,也明确说明了哪些情况下不适宜进行小儿推拿。下面一起了解下哪些宝宝不适宜进行小儿推拿。
1、小儿推拿适用对象为9周岁以内的小儿,初生儿太娇嫩了,不适宜推拿,一般建议半周岁以上的婴儿才尝试推拿。
2、皮肤发生烧伤、烫伤、擦伤、裂伤及生有疥疮者,局部不宜推拿。
3、有创伤性出血或皮肤破损者不宜进行推拿。
4、各种恶性肿瘤、外伤、骨折、骨头脱位等患者不宜推拿。
5、某种急性传染病,如急性肝炎、肺结核病等患者不宜推拿。
6、严重心脏病、肝病患者及精神病患者,慎推拿。
7、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蜂窝织炎、骨结核、骨髓炎、丹毒等患者不宜推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