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于《社会治理》年第1期。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本科生。
本文获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指导老师赵炜。
国家卫计委网站显示,截至年7月,全国80%医院由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福建省莆田市东庄镇人创办,成为典型的同乡同业现象。在中国,类似的乡镇还有很多。那么,在这样一个乡镇,村民究竟是如何成功完成了从沿海渔村到全国各大城市的大规模产业发展,为什么能从曾经贫困落后的地区转变为如今的“医疗帝国”?
笔者为福建省莆田东庄镇人,年7月与年8月,分别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利用亲缘关系进入工作场域,参与观察了村民在广州、上海、北京的20医院,由医院各部门及人员组成,并进入院长办公室观察其生意谈判与日常工作事务处理。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础信息之后,我们开始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深度半结构访谈,访谈对象共10人,根据当地的行业协会——中国健康产业协会的评定资料,综合考虑了资产和入行时间等不同因素。由于访谈对象中的雇主多为大医疗集团董事,医院,因此被访谈者只有10人,医院却多达百家。
一、东庄镇医疗产业发展史东庄镇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西部,由无数个沿海小渔村组成,上溯百年,都靠种地养家糊口,以打捞贝壳类海产作为副业。它所在的福建莆田沿海地区被称为“界外”,清初为防在台的抗清部队与倭寇入侵,下旨迁界禁海,多数海堤被冲垮,海水漫灌,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直接导致了复界后界外地区人民的贫困。吴重庆曾提出,在此类人多地少、十年九旱的沿海地区,农业产出不足以糊口,逼迫男人常年或者在农闲季节纷纷外出谋生。这或许可以作为20世纪70年代第一批东庄人外出务工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皮肤病秘方带来行医风潮。东庄镇医疗产业的“发家史”离不开鼻祖陈德良这个经历过文革,上过爱国函授班,懂些医术的赤脚医生。改革开放后,为贫穷所困的陈德良拜师学艺,跟随师父行走江湖杂耍卖膏药,偶然间得到治疗皮肤病的秘方。秘方带来了“巨大”财富,同乡人纷纷前来拜师学艺,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从沾亲带故的人开始,东庄镇开始有了第一批人外出江湖行医。
20世纪80年代,低成本大广告的性病门诊阶段。昔日简陋的卫生条件逐渐改善,原有疥疮病商机不再。当地人们又发现新的商机——性病患者数量庞大,性病门诊成为新兴产业。占据了性病皮肤病的技术优势,且传承于同乡人之间,掌握了人力与技术资本,再通过租房子租设备与临时聘用医生,便可开办极低成本的性病门诊。同时由于性病是一件较为私密且丢脸的事情,性病医院看病,患病事宜易被“暴露”的纠结心理,故其更倾向去隐蔽的小门诊看病。最后,通过虚假广告扩大医师团队知名度招揽患者,实现盈利,若品牌做响便扩大经营,反之,换个地方“东山再起”。
20世纪90年代,医院科室的“院中院”阶段。医院的投入逐年减少,医疗卫生财政政策又基于自负盈亏的原则,医院选择将投入大风险大的“又脏又不赚钱”的累赘科室外包,甚至有些直接外包托管整个经营状况很差、长医院。访谈对象行业领军人物杨某说:“从皮肤科、妇科后来扩展到骨科、体检中心,医院视为‘鸡肋’的科室是很容易的。”“被承包的科室一般独立收费、独立营销、独立运作,医院缴纳一定管理费,一般是事前约定好的固定金额再加上一定比例的提成。”即在公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中设立的营利性医疗实体。
21世纪初,医疗产医院阶段。年后迎来了小高峰,当时能出去的人都出去了,还不少是辞职下海的。年,高昂的收费和虚假医疗被媒体大肆报道,随即年卫生部先后发布了两条规定:一医院中私人承包科室,曾经的“院中院”,要么借以合作经营或“某某学会”等更隐秘的方式,要么就此终结;二是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也就是所谓的医疗产业化。年,医院牌照下发,东医院,仍集中在其擅长的皮肤科、妇科、骨科、牙科、心胸科医院。此类专科医疗技术难度并不大、专家资源也较丰富、容易满足病人的需求,同时服务延伸空间大,民营资本进入与获得收益较为容易与快速。该阶段也是其资本扩张最迅猛的时期。
年后,转型正规化的新时期。不可否认的是,莆田系医院资本的原始积累伴随着过度医疗、虚假广告、无证行医、套取医保等原罪。媒体的不断曝光,伴随着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医院认识到转型的必要性,同时也有实力进行,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年始,医院迎来正规化的转型大潮。医院有雄厚的资本规模,可集中资金武装医疗器材并高薪引进国外人才,医院医院方向转变,医院进行合作加强医疗队伍的建设。而更多的医院立足专科模式的优势,定位高收费的高端医疗市场,强调“服务至上”的理念。医院挂号困难、病床紧张、住宿环境拥挤的情况下,有相当大比例的高收入人群选择“莆田系”医院。除此之外,“莆田系”医院还在申请国际认证,对接国际商业健康保险客户。
纵观莆田东庄镇医疗产业的生命史,从最初的游医院,呈现阶梯式的发展模式。东庄镇民营医疗产业的发展史,也是市场经济与传统乡土社会的互嵌重构史。
二、嵌入传统亲缘网络的市场关系了解东庄的同乡同业经济模式不难发现,其社会网络与市场的互嵌十分紧密,而东庄镇医疗产业从业者所获得巨大成功,也正是得益于此。当地民营医疗产业虽然是在各大城市里营业,但其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职业信息、资金来源等市场要素都来自本土乡镇资源。
(一)既是血亲地缘关系也是合伙、股东关系无论是最初开办低成本小门诊所需的费用,医院科室、医院时所需的大笔资金,这些资金都是在乡土社会内部便捷筹得的。无论是需要短期大额资金投入短期即可收效的“短平快”项目,还是需要不断补充资金短期亏本放长线钓大鱼的“口碑”项目,资金的筹措在同乡同族间显得更为灵活便捷。
一开始,资本合作只在有血缘亲缘关系的家庭之间进行,随着信任圈的扩大,资本合作逐渐扩大至亲近的朋友圈。
医院中,医院由多方投资,每个股东也不医院,这样即使亏损,也是按比例平均到每个股东身上。在发展初期便呈现了合伙制的一些特点。长久以来,亲缘地缘社会关系网的内部成员都是生产资本的主要来源。
此外,对创业者、雇主而言,社会网络也起着至关重要的安全网作用。一方面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医院多人投,一人拥有不止医院的投资模式,责任分担,即使亏本也不至于赔入全部身家。另外在调查中发现的几个个例,初出茅庐的年青医院赔入全部身家,但随后马上在亲戚、乡里前辈处筹得一笔新的“创业基金”,继续前往新的一处创业。
(二)既是血亲地缘关系也是雇佣关系除了资本合作的同乡倾向,在调查中还发现,他们均大量使用同乡雇员,同乡雇员多居于财务、采购、经营、营销、市场、后勤部门,医院管理层全由莆田构成。一方面是由于乡土社会网络内部之间的认同,另一方面,这样的同乡雇员选择亦是符合经济利益考量的理性决策。
亲缘地缘的社会关系网络与企业内部人员网络相叠,内部管理明显不够正式,科层制尚未真正形成,除技术部门外的合作关系大多是靠家族精英的权威与公正意识来进行分工和协调,在同乡同业村形成初期无疑非常重要,以最低管理成本实现了最大凝聚力。
虽然与正规渠道招收的员工相比,同乡来的员工没有合同的保障。但依靠这张紧密的双重叠合网络中内在情感规范与驱动,使得自律和强信任能够取代正式契约关系,用亲缘关系消除劳资关系中的紧张因素,更高效利用雇员的劳动。亲缘关系消除劳资关系中的紧张因素更体现在发生冲突时,接受访谈的新生代雇员林某说:
“我是在我舅舅那儿跟着做的。……肯定会有矛盾啊!……那还能怎么办,他是我舅啊,总不可能断绝关系吧?……他是长辈,最后还是听他的。”
冲突最后总以雇主雇员身份弱化、长辈后辈关系的强化不了了之,劳资关系的紧张因素也从工作场域转为传统家庭内部的伦理道德问题不了了之。
同时,即使从工具理性层面考量,对于那些同乡雇员而言,大部分是奔着之后能自己创业的方向过来学习的,努力工作学习完成业务有着很强的内在驱动力的。
初入医疗产业雇员到雇主的常见发展模式是这样的:初入该行的青年人进入行业前医院学习,主要处于助理,后勤,财务这些职位上,“因为大部分莆田人都是要当老板的,当老板没必要精通具体技术部门怎么操作,他们只需要有股份就行了。”某医院网络部负责人如是说。之后,医院或科室大体的运转程序与人际往来关系后(一般是一年左右的时间),便可升级为负责人,可以是独立负责前辈医院或科室,也可以是医院。
访谈中苏某说:
“医院,但我先在我叔这儿学。……哪会有什么隐瞒防备的,我叔不带我带谁呀,他儿子还小,他现在带着我做生意,之后我再带他的孩子做。……”
经验与资源也就这样一辈带一辈地传递下去。
三、市场对乡土关系网络的重构在亲缘地缘关系嵌入市场的同时,反过来市场规则也嵌入并重构了传统的乡土关系网络。
(一)市场逻辑影响下的姻亲关系当地的姻亲关系,高聘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夫妻必为同镇人是新生代医疗产业从业人员姻亲关系的三大特点。
从21世纪开始,富的人越来越多了,聘金也逐渐高涨。先富的人带动聘金价格高涨,后渐以能出得起高聘金或能以高聘金嫁出为豪,各家女儿的聘金多少也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更有甚至每年地方各大网站及论坛也会流传东庄镇各村聘金排行榜。每年春节期间男女双方在媒婆与父母的安排下相亲,相亲对象仍是“东庄镇的儿女们”,往往在春节的那一个月内便谈妥婚嫁事宜,只见过一次面便定了关系的也不乏少数。男方家庭需要给予女方高聘金,新闻报道中多称聘金80万元起价。春节假期过后,男方返工,女方也辞去工作并随男方一同离乡做全职太太,照料家庭并马上承担生儿育女职责。当地以多子女为荣,大部分调查对象都有3个孩子。
当然,也有例外,村里极少数的那些没有外出从事医疗产业的人们,与极少数“不听话”的娶了外地媳妇的孩子,则不需要“服从”高聘金的惯习。
不难看出,这样的姻亲关系更多是家长基于家庭整体的考量所作出的“规划行为”。一方面,同镇亲家知根知底,值得信赖;另一方面,同乡、同族和姻亲关系三位一体,有机结合,便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乡土社会资源,这也是重要的经营秘诀之一。东庄镇作为强社区记忆经济分化程度高的一个乡镇,社会关联强,其通婚圈及婚介手段却更多呈现出的是偏于传统型,通婚圈小,以通婚圈内媒人为主,但同时其姻亲关系又呈现出实用化、工具化的特点。
传统的家庭制度、通婚圈与婚介手段重新回归,在这样的村庄中,村庄记忆较强,宗族及亲缘关系在婚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将村庄记忆看成是乡村婚姻的一个场域的话,人们就极易形成与此相应的通婚圈内的婚姻这样一种惯习,该镇作为一个强社区记忆经济分化程度高的社区也很好地印证了这样的谱系。
(二)市场逻辑影响下热闹的节日每一个节日都需大肆庆祝,五服之外的亲戚也需认真识记。每逢重大节日,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自家或者亲缘关系圈家庭的婚丧嫁娶寿庆满月,在外的东庄人们总是不惜时间及花费,不远千里返乡。
以东庄镇的元宵节为例,因庆祝力度大、时间跨度长而闻名。东庄人喜欢“请元宵”,每家每户请元宵摆三、四十桌酒席更是常见。乘着正月大家都聚回故乡,借元宵佳节之机宴请亲朋,增进感情与交流。同时,这也成了他们扩大交际圈、认识新的合作伙伴的好机会,在调查中就有个莆系医疗高管提到,他正是在一场被朋友带去参加的元宵宴上认识了现在的雇主。
又因为在外的从业者返工日期不一,有些等不及待到正月十五便得离开;再者,若整个乡镇都集中在正月十五过元宵节,这样一天得数百场宴席地转场,分身乏术。于是,渐渐地便形成了这样一种现象,当地的元宵节提前至正月初五(正月初四为当地大年),正月初五至十五都可以请元宵,实现“分流”。
无论是不惜时间花费回乡逢节假日便回乡,还是大摆宴席的元宵节等节日,从亲缘关系圈的情感沟通易于看出该点。每一个依靠熟人社会及亲缘关系圈的帮助而自主创业的人,也必须遵循这个熟人社会及亲缘关系圈的风俗和惯例,这种貌似非理性的人情消费,实为一种生产性的开支,因为其业务往来及社会交往一直是以本土的熟人社会及亲缘关系圈为主,作为医院业中心的东庄镇是累积他们的社会资本的重要场域。
四、同乡同业互嵌模式的特点同乡同业现象在中国有许多,东庄镇的民营医疗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我们认为这些同乡同业产业的发展与迅速扩张得益于乡土社会与市场经济的互嵌,这也是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国特色的模式之一.我们根据上述调查所得总结了互嵌模式的四大特点:
第一,乡土社会网络成为传递、发展市场要素的重要途径。虽然同乡同业中的各产业是在各大城市营业,但其所需要的职业信息、人力资源、资金等市场要素很多都依靠传统乡土社会,从乡村抱团延伸到城市中去的商人群体,通过乡土社会网络便捷传递市场要素,占据市场优势。同时依靠家族精英的权威与公正意识来进行分工和协调,用亲缘关系消除劳资关系中的紧张因素,以最低的管理成本实现最大的凝聚力。
第二,企业主及同乡从业者知识文化水平偏低。早期外出从业者大多家境贫寒,多为被动中途辍学者,后期从业者虽然经济情况较好,但在多方因素考量下,有许多主动选择中途辍学从业情况。访谈中新生代雇员苏某也提到过:“我花钱拿到了国外一所学校(高价野鸡大学)的通知书,但是我和我爸现在有点儿犹豫了,毕竟出去只是见个市面混个文凭,对我们做生意完全没帮助,我还不如在这儿(医院)跟着他们混。”或许正是由于其产业成功在于对乡土社会关系网的依附,而非技术或知识文化水平。技术优势只是如虎添翼的作用,并且是附着于关系网络之上,学历、知识水平并非准入门槛,因此便不那么重要了。
第三,乡土社会网络起到社会安全网的作用。乡土社会关系与市场关系的重合,这就使得城市市场和乡土社会一样保有极其牢固的传统秩序,起到安全网的作用。若紧紧攀附于这张庞大的社会网络,无论是同乡雇员或雇主被社会淘汰的可能性都很小。对雇员而言,虽然他们是没有签订合同的,即失业是没有法律契约上的保障与赔偿的,但此时社会网络便起到了最低保障的作用,被开除的雇员可以很方便的顺着社会网络到其他雇主那儿接着工作。对雇主而言,无本也可做生意,通过乡土社会网上的信任关系,使得资金的筹借便得简单,避免了暂时破产情况下的潦倒与一蹶不振。
第四,乡土社会为市场逻辑所重构。乡土社会关系与市场关系的杂糅反过来也重构了传统的乡土社会,正是由于东庄镇是他们积累社会资本的重要场域,所以他们都选择最大程度地利用乡土社会资源。市场逻辑更是加强了当地的社会交往,强化了社区记忆,甚至深深影响了节日与姻亲关系,呈现出高度实用性、工具化的特点。
五、相关对策及建议根据调查中的所见所得,结合国家社会大转型的背景,我们提出以下四点建议:(一)引入现代化管理理念,提高从业者知识文化水平。同业产业绝大部分属于家族式管理,管理模式较为粗放低端,需要引入现代化管理理念;同时从业者总体知识文化水平偏低,需要加强企业高层领导集团与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业者知识文化水平,全面提高企业和产业素质。
依赖乡土关系运作的非制度化管理是把双刃剑。我国仍处于社会转型期,依赖乡土关系非制度化管理能够在制度信任缺失的时期降低交易成本与磨合成本,不失为一个理性的选择;但长远来看,过度依赖乡土关系的非制度化管理不利于制度化组织结构的形成,不利于同乡同业产业的持续发展,制度化建设是必然趋势。同乡同业产业有必要逐渐引入现代的管理经营理念。
同时,在用人方面,同乡同业产业在发展初期大多规模较小,分工简单,所需人力资本完全能从乡土社会网络中获得。但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分工的细化,若依旧依靠传统的乡土关系网络,则很容易陷入高质量人力资本无法自给的困境。
(二)加强行业协会建设,推动行业规范与优化升级。同乡同业中市场与乡土关系网络互嵌的影响也表现在行业协会内部的高度联结,情和利的交织加强了行业协会的整合功能,高度的亲缘地缘化使得“牵一发而知全身”。先天的优势更需要重视,除了将其视为外出谋生群体在外获得情感归属、建构身份认同与扩展社会资本的重要载体之外,也可将其作为国家与行业对话的纽带,国家政策的下达与群体诉求的上传,甚至在国家宏观调控行业转型期,行业协会亦是绝佳很好的借力点。
以我们研究的对象东庄镇的医疗产业同乡同业现象为例,观其生命史,不难发现其中的诸多问题。在医疗改革步入深水区的今天,民营医疗产业市场的规范化格外重要,利用同乡同业行业协会的影响力与约束力进行行业整顿,规范恶性竞争,维护行业形象,推动传统过于依靠市场营销的劣质医院进行转型,推动市场的健康发展。
不仅医疗行业,其他众多同乡同业产业,都需要政府主导,重视行业协会的作用,进行业内的规范与转型。
(三)扩大关系圈,推进跨地域、跨行业的良性经济联系与合作。波兹在研究社会资本负功能时,曾说:“在一个群体之中,为群体成员带来收益的强关系,通常也会阻碍该群体之外的其他人获得为该群体控制的特定社会资源。”
在调查中也发现,在同乡与同业的关系圈之外,欺诈行为与恶性竞争不乏少数。这与20世纪初期东南亚海外华商的帮派情况极为相似,帮派内联系合作密切,帮派外势同水火。20世纪中期,海外华商的整合思路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
扩大关系圈,构建超越地域性、行业性的联系网络,跨行业跨地域进行联络与经济合作,优势互补。
年11月4日,东庄民营医疗资本代表之一的翁国亮联手万通投资控股董事长冯仑、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共同成立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发展联盟,并共同出资成立北京望好医养城投资有限公司,将医疗、养老与地产综合发展。这是新时期的新发展,随着全球化思维与互联网思维的兴起,与产业优化升级的内在要求,跨地域与行业性的联系将更加便捷与扩大。
(四)促进民资回归,带动新农村建设。同乡同业村有一大普遍共性,就是在经济分化程度高的同时依然有极强的社会关联,这也意味着村庄的面向是向内的。比如东庄人对有“医院之乡”之称的故乡所产生的自豪感,每个同乡同业村的外出谋生人口对其故乡必然有着极强的认同。还是以东庄为例,外出经商的富人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