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会,女人即便生的再美丽,依然难以摆脱男权至上社会风气的影响。甚至当她们美到家喻户晓时,还要遭到权利巅峰之人的觊觎,沦为权利的玩物或牺牲品。美女如此,那么美男子在古代又有什么样的境遇和结局呢?
一、宋玉之死——仕途不得志,遗憾而终宋玉可以说是中国四大美男子之中命运最好的了。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有载,登徒子在楚王面前诋毁宋玉,说宋玉能言会道,又长相俊美,会借着这幅模样勾引女人,所以千万不能让宋玉跑到后宫。就这样,宋玉在听到登徒子嫉妒性极强的诋毁之词后,自然感到内心非常不爽,于是开启了一轮超强还击。他对楚王说,天下的美女楚国最多,楚国的美女我的家乡最多,我家乡的美女又没有一个比得上我的隔壁邻居——东邻之女。然而,面对这样一个绝代佳人在墙头看了我3年,我都丝毫不心动,我这也能称之为好色吗?反观登徒子,他家妻丑陋无比,整日一头乱发,两耳还是畸形,嘴唇也是外翻,满身的疥疮。登徒子倒是对它喜欢的很,一连和她生了5个娃娃。如此看来,只要是个女人他就会喜欢,难道他不比我更好色吗?经过宋玉这一番反驳忽悠,竟然把楚王都给说晕乎了,楚王因为他的这番说辞判定登徒子是个好色之徒。没成想,这一判竟然把登徒子判成了后世“色狼”的代名词,宋玉这一番言辞反击虽然言语并不激烈,但效果却极强,成功把对手钉到了耻辱柱上。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宋玉是一个心思活络之人,并且性格是比较刚的,绝容不得别人对自己的名誉有半点伤害。或许正是这样一种刚烈缺少变通的性格,导致他在官场上混迹的并不如意,最终离开了官场,重归乡野,带着满腔的仕途遗憾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虽说宋玉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人生,但是相较于下面这位美男子来说,他可以说是相当幸运了,因为这位美男子不光没有达到自己的仕途理想,还因为仕途丢了性命。
二、潘安之死——因仕途入歧途惨死官场
“貌似潘安”这个直接以她姓名来冠名的成语,直接将他的俊美夸赞到了一个极高的地步。据《世说新语》记载,潘安每每外出游玩,总有很多年轻的女孩子追着他。在遥远的古代,他绝对称得上是顶级流量明星了,而且引动的还是真正的人流。少女们追着他又是献花又是献果,出去游玩一圈水果钱都省了,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因此还得了一个“掷果盈车”的成语典故。然而,潘安在早年并未被朝廷重用,为了能让自己的仕途更加光明无阻,他选择了投靠贾南风和他的侄子贾谧为首的贾氏集团。贾南风为了取得政治上的利益,竟然起了谋害太子之心,潘安则成了这场阴谋棋具中的一粒棋子。在一次有预谋的饮宴中,太子被灌醉,潘安拿出一篇自己写好的祭文,让太子抄写。太子当时醉的不轻,晕头昏脑无意间就抄写了一遍这篇祭文。潘安拿这这篇祭文,按照太子醉酒时歪歪扭扭的字体笔迹改了几笔,把它变成了一篇谋逆的文章,成功扳倒了太子一脉。
虽然他这次奸计得逞,但是他却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前程反而因此招来了杀身之祸。由于八王之乱,时局发生了变化,赵王司马伦夺权成功,得势后的政敌立刻抓了潘安,并判了他一个人灭三族的大罪。就这样,潘安不仅自己失了性命,还导致自己的家族被灭,可以说是下场凄惨至极。所以说为了仕途权利而不择手段的人,到头来就要有接受悲惨结局的觉悟。以此看来,好人品在什么年代都是要有的。然而,古代做官似乎是真的难,人品好的人虽然一直走在正途上,却也未必没有一丝危险。比如我们要说的下一位美男子,他的人品就无丝毫瑕疵,可是却因为关键时候掉了一次链子也落得未能善终。
三、兰陵王之死——生平得志却因一句话害死自己北朝时期的兰陵王,在四大美男子中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存在,他不光貌美、勇猛、爱兵如子,还有着严谨的私生活,可以说人品好到没话说。史书上记载,兰陵王的貌美不是人们印象之中男子的阳刚之美,而是一种女性化的阴美。因此,兰陵王在征战沙场上自是怕别人瞧不起他。所以兰陵王每每上战场都需要带上狰狞的面具或者以铁甲遮脸震慑敌人,由于他作战勇猛,因此总是能大胜而归。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美男子,却在一次与皇帝的对话中掉了链子。由于兰陵王是当时朝中的得力战将,因此十分受皇帝的赏识。皇帝关切的表示,你作战的时候那么勇猛,总是深入敌阵,这样很危险,以后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
兰陵王听后一时口误,竟然回了皇帝一句:这是我的家事。这句要命的口误说出去以后,皇帝可就睡不着觉了。皇帝也在想,莫非兰陵王还想和我“分家”不成?这是要篡位夺权啊。其实,一般人要是说错这句话也没什么,可是兰陵王当时可是手握兵权的战将啊,加上兰陵王人品绝佳,相貌出众,在人们心中又有一定的威信。所以,内心不安的皇帝直接一杯毒酒送到了他的家里,了结了这位美男子。盛年时期人生前途一片光明的兰陵王就这样含冤而死,确实让人感到离谱至极。但是,没有最离谱只有更离谱,四大美男中死的最离谱的就要属这位最后出场的花美男了,历史上的他竟是被人活活看死的。(没错,不是笔误,不是砍死,是看死)
四、卫玠(jie四声)之死——身娇体弱被人围观而死初一听,这个说法好像有些荒诞了,但实际上这个说法绝对是有史有据,有根可查的。并且留下了一个典故叫“看杀卫玠”,这个因美丽引发的悲剧不禁让人感到叹为观止。魏晋时期的卫玠是当时的第一美男子,用谦谦公子,温润如玉来形容卫玠最是恰当不过了。虽然卫玠生的如同一块美玉一般招人喜爱,但是他却不似兰陵王一般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如果说兰陵王是表面阴美,内里刚强的话,那么卫玠则是表面貌美,内里虚弱。其实幼年时的卫玠还算健康,可是成年后他开始研究玄学,并成为了一名玄学名士。此后,他的身体就莫名其妙的越来越虚弱,且经常疾病缠身。
卫玠没有像前几位美男子一样贪慕仕途,他似是看穿了官场的复杂与沉浮难料,因此对做官没有太大兴趣。皇帝几次三番的招他进宫做官,都被他以各种理由拒绝了,直到最后实在无奈才应下了一个太子洗马的差事(太子的老师)。然而,任职之后的卫玠,因为工作劳累的原因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柔弱不堪。据史料记载,卫玠在从豫章郡到京师的路上,被追堵的百姓围观,但由于来的人实在太多,直接将卫玠围了个密不透风,最终身患疾病又柔弱无比的卫玠就这样倒在了看热闹的人群之中。从相对科学的角度来分析,身体虚弱的人在密不透风的地方确实有昏厥的危险,加上昏死的这位本就积劳成疾,在那么拥挤的环境下必然也无法快速得到救治,死亡也就成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了。而且一个温润如玉的世家公子哥被在众目睽睽下仅因样貌被围观,内心的情绪可不是像现在的明星一样倍感自豪的。在古代,一个男人因为“貌美”被围观内心一时之间多少是有些尴尬和羞愤的,或许正是出于这种种原因才形成了“看杀卫玠”这样离奇的典故。中国的四大美男子就这么一个比一个离谱的死在了历史的舞台上,也留给了我们这些后人许多警示和教诲。在为人方面,我们应该学习兰陵王,保证自己有一个好能力好人品,万不可学潘安为了权利而心术不正,做一些不轨之事。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平台承接各类广告文案信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