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是否常听说过这样一些话:“土鸡蛋营养价值更高”“别人坐热的椅子不能马上坐,原因是可能会传染疾病”“多吃黑芝麻头发会变得更黑更亮”......
这些说法真的有科学依据吗?今天,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生活中常见的传言与真相↓↓↓
多吃黑芝麻、黑豆,能让头发
又黑又亮吗?
×
传言
多吃黑芝麻、黑豆、黑米等黑色食物,可以让头发又黑又亮。
√
真相
想多了。
很多人坚信,吃黑色的食物就可以让头发乌黑亮丽,难道就是因为咱们的头发是黑的?
虽然黑色素是健康头发不可或缺的成分,而黑色食物中也确实含有黑色素。但是,这些黑色素进入到体内后并不能被人体利用。
人体的黑色素有自己的生成机制,是黑素细胞利用体内的酪氨酸制造而成。吃进去的黑色素,压根进不了“编制”。
虽然黑芝麻、黑豆、黑米等对头发没什么神奇效果,但作为五谷杂粮,它们是均衡饮食的好伴侣,多吃点也是好的。
口腔溃疡是缺乏维生素C吗?
×
传言
口腔溃疡是缺维生素C了。
√
真相
其实没啥关系。
最常见的、没有明显原因的口腔溃疡在医学上叫做“复发性阿弗他口腔溃疡”。
这种口腔溃疡产生的原因复杂,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都可能有关系。由于病因实在难以查清,所以目前也没有特效治疗药。
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没有明确证据表明口腔溃疡的出现与缺乏维生素C有关,也就别指望维生素C带你脱离痛楚。
还有人将维生素C片碾成粉末撒在溃疡创口上,这样反而会刺激口疮、烧灼黏膜,让你痛上加痛……
土鸡蛋的营养价值更高?
×
传言
土鸡蛋比洋鸡蛋更有营养。
√
真相
差别真不大。
土鸡是指散养的,主要以虫子、蔬菜和野草为食物的鸡。
很多人都觉得“土鸡蛋”应该比养鸡场里圈养的、吃饲料的“洋鸡蛋”更好,但检测数据并不支持这种推测。
相较而言,土鸡蛋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胆固醇、钙、锌、铜、锰含量略多一些,而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B、烟酸、硒等略少一些。
总体来说,土洋鸡蛋营养价值相差不大。
但在风味上,土鸡蛋确实可能会与普通鸡蛋不一样,喜欢吃哪种就吃哪种,不用太纠结营养。
空腹喝牛奶、豆浆会不会
加重肠胃负担?
×
传言
牛奶、豆浆中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质,空腹饮用,蛋白质会被浪费掉。而且空腹喝牛奶、豆浆,还会加重胃肠负担。
√
真相
牛奶、豆浆中都含碳水化合物,会优先被分解供能,不用担心蛋白质被浪费,也不用担心加重胃肠负担。
很多人不能空腹喝牛奶,是因为有乳糖不耐受的问题(比如拉肚子),这种情况下,确实不要空腹喝,推荐先吃些其它食物,然后少量多次饮用,或者直接选择酸奶、低乳糖奶等。
豆浆跟牛奶不一样,只要煮透了,就算是空腹喝,一般也不会出现不适感。
空腹吃香蕉对心脏功能
有没有影响?
×
传言
香蕉中有较多的镁、钾元素,会影响心脏功能,不利于身体健康。
√
真相
只要肾脏健康,完全不用担心空腹吃香蕉会影响身体健康。
香蕉确实是一种钾、镁含量较高的食物,但是即使空腹吃了,香蕉中的钾、镁,也只是一点一点缓慢进入体内,而且吸收量有限,不会像打针一样瞬间全部进入血液。
另外,人体有自动调节功能,会时刻监控钾、镁的量,然后通过肾脏、皮肤,把多余的部分代谢出去,维持平衡状态。
所以,对于肾脏健康的人体来说,没必要在意这些。
空腹喝酸奶会损失它的
营养价值吗?
×
传言
酸奶不宜空腹饮用。人在空腹时,胃处于强酸环境,不利于乳酸菌的存活。
√
真相
即使没有活菌,酸奶也是非常棒的垫肚子食物。
就算没有活菌,酸奶的营养价值依旧很出色,还能避免乳糖不耐的问题,反而更适合空腹吃。
酸奶中的三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比例非常合理,其实是很好的垫肚子食物,不要仅仅以菌的活性,来衡量它的营养价值。
空腹吃柿子会造成胃结石吗?
×
传言
柿子含有大量鞣酸等成分,容易与胃酸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胃结石。
√
真相
现在我们买到的柿子,大多是甜柿子或经过人工脱涩的柿子,鞣酸含量较低,对肠胃功能正常的人而言不会造成胃结石。
鞣酸确实会在胃中,与胃酸、蛋白质等发生作用,形成胶冻样物质。但现在的柿子品种,成熟后的鞣酸含量很少,而且胃肠功能正常的人,胶冻很快会被排空进入肠道,不用担心形成胃结石。
但如果有胃排空障碍的情况,这种胶冻可能会越积越多,增加胃结石风险。
对于大多数肠胃正常的人来说,只要没有不适,空腹可以吃柿子。但一些中老年人,肠胃排空比较慢,建议不要空腹吃大量的柿子。
如果买回来的柿子特别涩,那也别硬吃了。
热板凳会传染皮肤性传染病吗?
×
传言
坐热板凳会传染皮肤性传染病。
√
真相
大部分接触传播的疾病病原体,在干燥炎热的环境中,往往也无法生存太久,而要让它们穿透皮肤屏障,往往也需要足够的数量和活性。
因此,只要一个人的皮肤屏障是完整的,这些板凳上的残留物很难对个人的健康造成威胁。
但是有一些病原体,如水痘、皮肤念珠菌病、疥疮、癣类等疾病,如果患者的皮肤发病部位直接接触了板凳,在没有完全失活的条件下直接接触了下一个人的皮肤,就有传染的可能。
用生姜擦头皮,能生发吗?
×
传言
用生姜擦头皮,可以生发。
√
真相
生姜真的做不到。
有人觉得生姜很辣,可以刺激头皮血液循环。但生姜才多辣啊,如果辣就有用,那直接用辣椒油、芥末擦头皮应该效果更好吧?
国外权威机构的脱发治疗指南里,从来没有提过和姜有关的治疗方法,而且也没做任何相关研究。
之前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的一项研究给出了答案,生姜中的主要成分“6-姜酚”不仅没有促进毛发生长的作用,反而可能抑制毛发的生长。所以,还是别对生姜给予厚望啦。
1岁以下的宝宝能不能吃蜂蜜?
×
传言
1岁以下的宝宝不能吃蜂蜜。
√
真相
确实不能,有中毒风险。
1岁以下的婴儿确实不应该进食蜂蜜,这是因为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杆菌及其芽孢,其分泌的肉毒素可能对宝宝造成致命的威胁。
成人及1岁以上儿童的肠道发育相对成熟,能抑制这种细菌的繁殖,避免因其产生的肉毒素而中毒。
小于1岁的宝宝肠道环境很脆弱,且对毒素反应更敏感,吃了蜂蜜后更容易中毒,并出现严重症状。
不止是单独的蜂蜜,一些以蜂蜜为原料制作点心,比如蜂蜜燕麦片、蜂蜜饼干等,也不建议喂给小宝宝吃。
用盐或白糖搓脸,能去黑头吗?
×
传言
用盐或白糖搓脸,能有效去黑头。
√
真相
不但没用,还会刺激皮肤。
这种方法只是“听起来好有道理的样子”。
事实上,用盐或白糖搓洗、摩擦我们的脸部,对皮肤表面本身就是一种刺激。在使用这些颗粒物洗脸时,很容易把皮肤磨出看不到的伤口。
它不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善黑头问题,还会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得不偿失。
一般来说,如果黑头不是很严重,可以通过日常护肤来预防和改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清洁和保湿。
如果黑头比较多,也比较明显,甚至引发了炎症、丘疹,建议及时求助专业医生。
饭后喝点酸奶能助消化吗?
×
传言
饭后喝酸奶能助消化。
√
真相
喝酸奶不会帮助消化。
所谓助消化,需要的是肠胃规律蠕动和消化酶。酸奶本身不能纠正肠胃的蠕动,也不含消化酶。而被大肆宣传的酸奶中的益生菌,主要用于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而非助消化。
嚼口香糖,对牙齿有好处吗?
×
传言
饭后嚼口香糖,对牙齿有保护作用。
√
真相
有一定效果,前提是嚼“无糖口香糖”。
饭后嚼无糖口香糖,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细菌产生的酸对牙齿的侵蚀。
我们嘴里有很多细菌,会把食物残渣分解成酸性物质。这些酸积聚在牙齿的表面,腐蚀牙齿并造成脱矿,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形成“龋齿”。
嚼口香糖容易刺激唾液分泌,提高口腔的pH值,减弱这种酸性刺激。
另外,市场上大部分无糖口香糖,都添加了一种叫“木糖醇”的物质。
有研究表明木糖醇可以减少牙菌斑,抑制变形链球菌,而变形链球菌是龋病的主要致病菌。
但是,口香糖的清洁作用终归有限,只能当辅助。还是要好好刷牙、用牙线,千万别偷懒。
发青的土豆要不要吃?
×
传言
发青的土豆可以吃。
√
真相
发青的土豆不要吃。
土豆变绿或发芽的部分会产生大量龙葵素,这是一种神经毒性物质,过量食用会引起嘴发麻、呕吐、腹泻,甚至危及生命。购买时注意看颜色,一次少买点。
常喝咖啡,会让牙齿变黄吗?
×
传言
常喝咖啡,牙齿会越来越黄。
√
真相
确实会,可以加点奶再喝。
咖啡中含有一种深棕色的物质,叫单宁酸或鞣酸(tannin)。当咖啡与牙齿长期接触时,单宁酸就会从牙釉质上的微孔渗透进牙齿内部,把牙齿染黄。
而且,由于这种黄染发生在牙齿内部,刷牙是无法将颜色去掉的。长此以往,牙齿就呈现出一种均匀的黄色。
那该怎么办呢?比较推荐的方法是往咖啡里加牛奶。
牛奶中的酪蛋白可以和单宁酸结合,阻碍它向牙齿内渗透,从而削弱咖啡对牙齿的染色作用。再加上喝完及时漱个口,就能有效缓解这个问题了。
无籽西瓜是打了避孕药?
×
传言
无籽西瓜用了避孕药,含有大量激素,对人体有害。
√
真相
无籽品种是育种的成果,放心吃。
西瓜是植物,避孕药起作用的是动物,给西瓜用再多也没效果。
无籽西瓜是用二倍体和四倍体西瓜杂交,形成的三倍体西瓜。三倍体没有繁殖能力,所以不能产生种子。
这种西瓜就像骡子一样,从诞生之初就是不孕不育的,它们的使命是服务人类,而不是传宗接代。
无籽西瓜的诞生造福了无数吃货,就不要再误解人家了。
防晒霜涂不够等于白涂?
×
传言
防晒霜涂不够量,就白涂了。
√
真相
不至于白涂,但效果确实会大打折扣。
每款防晒产品上标注的SPF和PA值,是以涂抹每平方厘米毫克为标准测量出来的。
如果不按照这个量使用,防晒产品的SPF和PA值就没有意义了。
有研究表明,当防晒霜涂抹量不够的时候,防晒效果不是直线慢慢递减的,而是呈指数级的锐减。
举例来说,一支SPF值在30及以上的防晒霜,如果每次只用标准量的一半,产生的防晒效果却不是一半,而是只剩30%。
如果只涂脸部,应该至少涂够一个一元硬币大小,或者两个手指单位。如果只是上班通勤,一瓶50毫升的防晒霜,一个月就该用完了。
用食醋泡脚,能治好脚气吗?
×
传言
用食醋泡脚,可以治好脚气。
√
真相
单独用食醋泡脚,几乎不可能从根本上治好脚气。
脚气在医学上叫“足癣”,是真菌感染引起。食醋的成分主要是%~9%的醋酸,是“酸”的。
理论上,酸性环境可以抑制真菌,实际应用中也有拿醋酸、醋酸铝等混合溶液辅助治疗脚气、减少复发的情况。
但是,这最多只是辅助,抑制真菌也不等于杀死真菌。
坚持涂抹外用药,就能解决绝大部分的脚气问题。但如果脚气反反复复,或者脚气严重、外用药效果不好,就需要考虑全身用药,比如口服药物。
彻底摆脱真菌困扰,使用专业的抗真菌药物才是首选。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才更有针对性,避免在用药过程中走弯路。
洗澡时候要不要使劲搓泥?×
传言
洗澡时可以使劲搓泥。
√
真相
洗澡时,不用使劲儿搓泥。
洗澡时接下来的泥儿主要是脱落的皮肤碎屑、灰尘及汗等,适当搓洗没问题。但如果搓得太厉害,就可能破坏皮肤本身的保护屏障,导致皮肤变得敏感。搓澡有风险,用力须谨慎!
吃人工牛肉安全吗?
×
传言
人工牛肉是胶水粘的。
√
真相
人工牛肉不是胶水粘的。
人工牛肉一般是指拼接牛肉,即用碎肉加入可食用胶制成,属于正规合格的产品。使用的胶(例如卡拉胶)是合法安全的食品添加剂,不是什么奇怪的“胶水”。
来源
综合整理自丁香医生、科普中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