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冠状病毒(Coronavirus)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由于病毒包膜上有向四周伸出的突起,形如花冠而得名。
2、冠状病毒的抵抗力如何?
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3、如何预防社区获得性肺炎?
传染源控制:急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用手或其他材料(手帕、纸巾、布口罩或者外科口罩)掩住口鼻,以减少飞沫传播。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该立即执行手卫生,勤洗手。
个人预防:(1)合理膳食、保证充足营养、保持口腔健康有助于预防肺炎的发生;(2)适量运动,提高免疫能力;(3)戒烟限酒,心理平衡;(4)保持室内通风(可通过自然通风和/或排气风扇来促进通风状况)。
4、室内空气、地板如何消毒?
(1)酒精:酒精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凝固。消毒皮肤可使用75%医用酒精。
(2)蒸笼:从沸腾开始20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适用于消毒餐具、衣物和包扎伤口的纱布。
(3)煮沸:℃也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需要消毒杀菌的物品需要全部浸过水面。适用于餐具、某些玩具、奶瓶等等小件物品。
(4)天然紫外线:天然紫外线就是太阳光,杀菌效果可是不容忽视。适用于空气、衣物、毛绒玩具、被褥等。
(5)空气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常通风换气是必要的,尤其在秋冬天气,别因为寒冷而忽视了通风。
(6)高锰酸钾溶液:使用5‰高锰酸钾可消毒餐具、蔬菜和水果,浸泡1分钟之后用干净饮用水再冲洗一遍即可。
(7)漂白粉:漂白粉能使细菌的酶失去活性导致死亡,是非常有效的消毒杀菌法。在桌椅、床、地板、墙面等使用1-3%漂白水(漂白粉加清水),用抹布擦拭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8)消毒液:消毒液包含氯能有效消毒杀菌,直接稀释之后装在塑料壶即可进行消毒杀菌,但需要注意避开食物和餐具。适用于桌、椅、床、墙面、地板等。
5、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发生,与接触病毒的量有一定关系。如果一次接触大量病毒,即使免疫功能正常,也可能患病。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障碍人群,病情进展相对更快,严重程度更高。是否感染主要取决于接触机会,并不是抵抗力强的人群感染的风险会更低。儿童的接触机会少,感染的几率低;同样的接触机会,老年人、有慢性病的人以及抵抗力差的人感染几率更大。
6、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有什么流行病学特点?
早期收治病例多数有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部分病例为家庭聚集性发病。已经出现人传人和医务人员感染,在武汉市已明显存在社区传播。新型冠状病毒已具备致死性,尚不能确定致死率,但其高危性或许低于SARS病毒,处于可防可控的状态,但人口流动会加速传播,增加防控难度。
7、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触)以及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医院收治病例多数有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部分病例为家庭聚集性发病,医务人员感染风险高。从现在定义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推断,近距离飞沫传播应该是主要途径。
8、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人吗?
目前,95%以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都跟武汉有关系,去过武汉,或者从武汉来。从一些聚集性病例的发病关联次序和医务人员感染的情况判断,有人传人的特征,且存在一定范围的社区传播。
9、什么是飞沫传播?
飞沫:一般认为直径>5um的含水颗粒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为1米)
进入易感的粘膜表面。由于飞沫颗粒较大,不会长期悬浮在空气中。呼吸飞沫的产生:(1)咳嗽、打喷嚏或说话(2)实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或支气管镜检查,气管插管或是翻身、拍背等刺激咳嗽的过程中和心肺复苏等。
10、什么是空气传播?即气溶胶传播。可通过空气传播的颗粒:一般认为直径<5um,能在长时间远距离散播后仍有传染性的颗粒。通过空气传播的病原体也可以经接触传播。
11、什么是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病原体通过粘膜或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如血液或带血的体液经粘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主要见于病毒的传播)、直接接触含某种病原体的分泌物引起传播,如疥疮。间接接触:传染性病原体通过污染的物体或人的传播。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多通过间接接触传播。
12、什么是可疑暴露者?
是指暴露于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的野生动物、物品和环境,且暴露时未釆取有效防护的加工、售卖、搬运、配送或管理等人员。
13、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与病例(疑似和确诊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
(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4)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5)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14、为什么要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14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平均在7天左右,短的在2~3天,长的10~12天。
目前对密切接触者采取较为严格的医学观察等预防性公共卫生措施十分必要,这是一种对公众健康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潜伏期、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相关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
15、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有什么临床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可合并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
腹泻等症状,流涕、咳痰等症状少见。一半患者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病情进展迅速,数日内即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实验室检查: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出现肝酶、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严重者D-二聚体升高。
16、如果接到疾控部门通知,你是一个密切接触者,应该怎么办?
按照要求进行居家医学观察,不用恐慌,不要上班,不要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社区医生的随访,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临床表现,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在其指导下到指定医疗构进行排查、诊治等。
17、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如何识别和判断?
一般症状: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严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18、目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无特效药物和疫苗?
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避免盲目或不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尤其是联合应用广谱抗菌药物。针对新疾病,并无现有可用疫苗。开发新疫苗可能需要若干年时间。
19、现在能快速检测确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吗?
在符合疑似病例标准的基础上,痰液、咽拭子、下呼吸道分泌物等标本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nCoV核酸阳性,就可确诊。
20、如果认为自己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需要临床治疗,应该怎么办?
如果认为自己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应该及时就医。WHO已发布了针对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造成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处置指南。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许多健康问题是可以对症处理的,因此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此外,对感染者的辅助护理可能非常有效。
21、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如何选择治疗场所?
应在具备有效隔离医院隔离治疗,危重病例应尽早收入ICU治疗。
2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如何治疗?
1.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2.根据病情监测各项指标。3.根据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给与有效氧疗措施4.抗病毒治疗:目前无有效抗病毒药物5.抗菌药物治疗:加强细菌学监测,有继发细菌感染证据时及时应用抗菌药物6.中医药治疗:根据症候辩证施治
23、临床解除隔离和出院的标准是什么?
出院指标第一是病情稳定,发烧情况好转。第二是肺部影像学明显好转,没有脏器功能障碍。患者呼吸平稳,意识清楚,交流正常,饮食正常,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间隔至少1天),可解除隔离出院或根据病情转至相应科室治疗其他疾病。
24、运送患者有什么转运原则?
运送患者应使用专用车辆,并做好运送人员的个人防护和车辆消毒。
25、如何预防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3)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产生过度疲劳。(4)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5)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6)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26、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新型冠状病毒传染?
(1)冠状病毒以飞沫传播为主,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2)打喷嚏或者咳嗽时不要用手直接遮挡;(3)正确、及时洗手;(4)提高免疫力,尽量少去人多且封闭的场所。加强锻炼、规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避免被感染的最重要手段。
54.你知道有哪些类型的口罩吗?
p纸口罩p棉布口罩p活性炭口罩p海绵口罩p外科口罩pN95口罩
27、你知道怎样正确使用口罩吗?
医用口罩的使用方法:(1)不管是一次性口罩,还是医用口罩,其实都是有正反面的,就拿一次性口罩来说,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而且医用口罩上还有鼻夹金属条(2)正对脸部的应该是医用口罩的反面,也就是颜色比较浅的一面,除此之外,要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不要戴反了。(3)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洗干净,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4)最后一步,也是前面提到过的金属条问题,将口罩佩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28、洗手在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中的作用?
手部接触所涉及的传播途径包括经水/食物传播、血液/血制品传播、空气飞沫传播、消化道传播、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等等。研究表明,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29、你掌握了正确洗手的方法吗?
第一步,双手手心相互搓洗(双手合十搓五下),第二步,双手交叉搓洗手指缝(手心对手背,双手交叉相叠,左右手交换各搓洗五下),第三步,手心对手心搓洗手指缝(手心相对十指交错,搓洗五下),第四步,指尖搓洗手心,左右手相同(指尖放于手心相互搓洗),第五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左右手相同,第六步:指尖摩擦掌心或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转动搓洗,左右手相同。
30、家中有人出现肺炎症状,应如何照料?
将病人与家中其他人隔离开来,至少保持1m距离,照料病人时应用口罩遮掩住嘴和鼻子,口罩使用后应丢弃,与病人接触后应用肥皂等彻底洗净双手,病人居住空间应保持空气流通
31、如果感觉自己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应怎么办?
应及时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怀疑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就医时,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武汉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特别应注意的是,诊疗过程中应全程佩戴外科口罩,以保护自己和他人。
32、你知道抽烟、喝酒是怎么降低人体免疫力的吗?
吸烟的时候,会导致人体血液中尼古丁含量增高,容易引起血管痉挛,导致局部器官短暂性的缺氧,尤其是呼吸道和内脏器官的氧气含量减少,容易导致人体抗病能力的减弱,酒精亦如此。提倡戒烟限酒。
33、在农贸市场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1)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与农场牲畜或野生动物接触。(2)在人多的地方戴口罩。(3)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或屈肘将鼻完全遮住;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咳嗽打喷嚏后,用肥皂和清水或含酒精洗手液清洗双手。(4)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如有发热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特别是持续发热不退,医院就诊。
34、在家中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染?
(1)增强卫生健康意识,适量运动、早睡早起、不熬夜可提高自身免疫力;(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经常彻底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3)居室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4)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5)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如必须去佩戴口罩;(6)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7)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8)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