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冠病毒肺炎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的信息一出,着实让很多人原来就紧绷的神经更加紧张,仿佛气溶胶就是无形的杀手,只要你接触到一点含病毒的气溶胶,就会立即感染新冠病毒肺炎。
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我在1月24日的文章《我去了武汉一趟——从肺炎恐慌与传播说起》中就说科普过气溶胶的必要条件:
1)病毒离开人体存活时间:病毒离开宿主后能存活一定时间。但有囊膜的病毒通常存活不超过数小时。
2)病毒的浓度:存活不等于能达到感染条件,一个或少数几个病毒颗粒进入人体是无法构成感染的,需要感染活性和颗粒数的综合水平达到一定的量才行。研究里常用半数胚胎感染3剂量(EID50)或半数组织培养物感染剂量(TCID50)来衡量,指的是用鸡胚或组织细胞培养病毒时,引起50%发生死亡或病变的最高病毒稀释度。
这两天由于新冠病毒肺炎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信息一出又引起了很多恐慌,我特地去美国疾控中心扒了一下这篇文档(本篇文章后部我对传染章节进行了翻译):
GuidelineforIsolationPrecautions:PreventingTransmissionofInfectiousAgentsinHealthcareSettings
隔离预防指南:在医疗环境中防止传染源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