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梅说民俗二月二,龙抬头

白癜风要怎样治疗 http://pf.39.net/xwdt/191104/7585947.html

最具南昌味道民俗公号带您走进民俗大街小巷

民俗民风丨民俗保护丨民俗传承

今天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二月初二,之所以称为龙抬头节,其实与古代天象有关。旧时人们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俗称“二十八宿”,以此作为天象观测的参照。“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大组,产生“四象”: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古时,人们观察到苍龙星宿春天自东方夜空升起,秋天自西方落下,其出没周期和方位正与一年之中的农时周期相一致。而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晚上,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角宿,代表龙角,开始从东方地平线上显现,大约一个钟头后,亢宿,即龙的咽喉,升至地平线以上,接近子夜时分,氐宿,即龙爪也出现了。

这就是“龙抬头”的过程。之后,每天的“龙抬头”日期,均约提前一点,经过一个多月时间,整个“龙头”就“抬”起来了。后来,这天也被赋予多重含义和寄托,衍化成“龙抬头节”、“春龙节”。

“二月二”南昌人引钱龙聚财剪五毒驱邪

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所以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龙抬头,剃头(理发)就有好兆头”是人们所熟知的农历二月初二传统习俗,但在南昌地区,二月初二这天不仅仅需要理发,还是一个聚财、驱邪的好日子。

根据气候规律,“龙抬头”后,蛰居了一个冬天的动物开始陆续“出洞”,正如旧时南昌人所说的“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因此,南昌人在这一天有“驱毒”的习俗。

这一天,南昌人会在自家院内洒米汤,意喻将瘟疫禳而散之。除此之外,在几十年前,贴剪纸“驱毒”在南昌格外受重视,人们将蛇、蝎、壁虎、蜈蚣、蟾蜍等图案的剪纸贴在家中,因此又有“剪五毒”之说。

除了剪五毒驱邪,赣江渔民在农历二月初二这天还有“引钱龙”的习俗。当天一大早,渔民就要到赣江取水,并在取水的桶里放些钱币,回家途中也要往地上浇水。取水回来后,家中还要以鞭炮相迎。

将桶内余下的钱和水倒入家中的大水缸,“钱龙”就算引回来了,寓意在新的一年内发大财。

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里和以前一样也是讲究吃喝;尤其要吃猪头,称为“龙头”。有趣的是,这天的饮食也多以龙为名。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米饭叫“吃龙子”,吃汤圆叫“吃龙眼”,喝茶也要带个“龙”字,如“龙井茶”、“乌龙茶”等。

但在民国时已不大听见有人吃“龙牙”、“龙发”、“龙麟”了,而且有的地方还稍有变更,要添用些洋酱油或西红柿汁之类的新东西,使之洋化,倒也算是时代特色了。

这一天农家以菜作团称“食龙蛋”,用面作汤饼称“食龙须”。古时龙是神圣的象征,所以就借龙来驱逐害虫。明代曾流行“熏虫儿”,二月二这天人们要把元旦祭祀余下的饼,用油煎,以此熏床和炕,叫熏虫儿。在农村,老百姓用草木灰蜿蜒围宅一圈,再入院内绕水缸一圈,曰引龙回。

在江西其他地区,在二月初二这天,还有其他一些活动必须在这天举行,最出名的当属上饶地区的开笔礼,古人将农历二月初三定为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诞辰日。所以按照旧俗,儿童在农历二月初二这天要行开笔礼(开笔就是开始写文章,讲授人生最基本的道理),以示正式开始学习。

在南昌农村,“二月二”还有“送走懒龙,引进勤龙”的风俗。这天一早,农家用灶坑里积存的柴禾炉灰,从自家房门起,沿路边走边撒,连续不断地撒成像一条长龙,直到河边为止,这意味着是把“懒龙”送出去了;然后,在河边取一些沙土,沿原路往回走,也照样撒成像一条龙,直到自家房门口,这意味着是把“勤龙”引进来了。

民间传说龙能行云治水,人们把“勤龙”引进家,是希求它在春暖时下几场好雨,以便滋润田地,有利于农副产品丰收。农村妇女这天不做针线活,据传是防“刺伤龙眼”。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所以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再过几天就是农历二月初二,在这一天,人们舞龙灯、吃龙须、剃龙头,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二月二”是个什么样的节日?

为何那一天有如此多与龙有关的活动?近日,我省著名民俗专家、研究馆员梅联华在接受大江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二月二”的由来和中国人自古对龙的崇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月二”源于中国人自古对龙的崇拜

  据梅联华介绍,二月二的由来历史悠久,它和中国人自古对龙的崇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说起二月二,我们还得从中国古老的龙文化说起。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从距今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对原始龙的图腾崇拜,到今天人们仍然以带有‘龙’字的成语或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龙腾虎跃”、“龙吟虎啸”、“龙行虎步”、数千年来称我国文化为龙的文化。”

梅联华说,“二月二”是我国农耕文化和自古对龙的崇拜的体现。他说:“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观察星宿的变化,来判定时节,进行农业生产。而在农历二月初,形似龙角的‘角宿’星,在黄昏时分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由此被人们看作是巨龙苏醒,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的典故,而这一天也被称作‘龙头节’、‘青龙节’、‘春龙节’。”

梅联华介绍,今年农历二月初二还是廿四节气之一的春分。此时,正是万物复苏,虫草萌动的时节,人们要开始春耕、播种。而龙这种古人想象出的动物,被看作是能兴云降雨的神灵,所以人们以“二月二”为节日,祈求神龙保佑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

“二月二”南昌人会吃芥菜饭韭菜盒子

“在二月二这一天,人们舞龙灯、吃龙须、剃龙头,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据梅联华介绍,二月二是古代农耕文化的一个节日。

在广大农村,二月初二这一天的各种庆祝活动都非常隆重。而在城市里,人们也会以自己的方式庆祝“龙抬头”,期盼幸福平安。

梅联华说,由于地域不同,各地二月二的活动也各不相同。南昌人在二月二这天除了舞龙灯、剃龙头外,还会吃芥菜饭和韭菜盒子等食物。据民间说法,农历二月二吃芥菜饭是因为“吃了不会生疥疮”。芥菜含有大量叶绿素及维生素C,经常食用能提高自身免疫力,对人的皮肤有好处。

此外,在我国不少地方“二月二”还有吃猪头肉的习俗。因为猪头肉是祭神的贡品,所以人们认为吃了猪头肉就会得到神灵保佑,从此事事顺利。这些习俗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盼。

二月二”举办舞龙擂鼓祈福活动很有意义

梅联华表示,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二月二”这种节日在城市里已经渐渐被淡化。“现在除了年纪大的老人家,很多年轻人都不太了解二月二这一天的习俗,一些人只知道这天要剃龙头。”梅联华说,二月二”这种节日,在社区可以举办舞龙、擂鼓等祈福活动,让市民们通过这样的形式寄托愿望,寓意幸福期盼,很有意义。

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这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古人认为,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这是自然规律。因为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我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

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

我国古代把恒星划分成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区。所谓“垣”就是“城墙”的意思。“三垣”是“紫微垣”,象征皇宫;“太微垣”象征行政机构;“天市垣”象征繁华街市。这三垣环绕着北极星呈三角状排列。在“三垣”外围分布着“四象”: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也就是说,东方的星象如一条龙,西方的星象如一只虎,南方的星象如一只大鸟,北方的星象如龟和蛇。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天空的星象也随着季节转换。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苍龙显现;春夏之交,玄武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头;秋冬之交,朱雀上升。

苍龙头部“角宿”上有两颗星:角宿一和角宿二,代表苍龙头上的两只犄角。“角宿”之后的四颗星是“亢宿”,亢是龙的咽喉,在咽喉下面有四颗星排列成一个簸箕的形状是“氐宿”,代表着龙爪。龙爪后面的房宿、心宿、尾宿和箕宿分别代表了龙的心脏和尾巴。

天上“龙抬头”的同时,春天也慢慢来到了人间。此时节,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因此,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

作为一个吉祥喜庆的日子,为取吉利,二月二这一天民间饮食多以“龙”为名,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那么,为什么不是“二月一”或“二月三”呢?凡像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之类的“重日”多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因而,在这样的日子里人们就需多做祈福、祭祀或是纪念活动,以求得幸福、安康和吉祥。

▲开笔礼

二月初三为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诞辰日,该日文人雅士敬奉文昌,求科举登第。旧俗,儿童在二月二这天行开笔礼,表明开始正式学习。过去,读书人要行四个礼,即开笔礼、进阶礼、感恩礼和状元礼,其中,开笔礼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礼。

开笔就是开始写文章,仪式主要有拜孔子像、讲授人生最基本的道理,赠文房四宝等内容。

回味文化、品鉴价值

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宣传片

招商垂询、一手动态

万寿宫招商中心现已全面开放

诚迎品牌进驻,共鉴繁华版图

南昌城市会客厅·赣鄱文化第一街

Tel:-

ADD:西湖区广润门街道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招商中心

投稿及合作: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eensmallstation.com/jcwh/742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