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盘点哪些美食在蹭热度

白癜风分型治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23/6185383.html

今天,农历二月初二,民间俗称“龙抬头”的日子;好年景,春开头,万物复苏,春天真的来了;“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春回大地,万物生长,蛰伏生物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在这天飞翔升天。

“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民间风俗认为,在这一天理发,可以鸿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每逢这一天,大小理发店往往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除了理发之外,在二月二这一天还要吃带有“龙”字的食品,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沾龙气。

食龙头

二月二有吃猪头肉、啃猪蹄和咬猪耳的习俗,都是象征着日子过得吉祥富足;人们纷纷购买猪头肉,希望新年有个好兆头;人们形容龙也是从很多动物身上找到特征,在龙形象里,可以找到蛇、鱼、凤、麟、鹿、马、牛多种动物的影子;人们用猪头代替龙头,也是这个原因。

食龙耳

到了二月二,家家户户都会包饺子,这一天吃饺子被称作“吃龙耳”;过去,医学不发达,染上病就不容易治好,大概人们认为“龙抬头”会镇住一切病害,吃了“龙耳”,龙会保佑自己身体健康,祛除百病,到现在还流传着“二月二吃水饺,百病惧龙体外跑”的顺口溜。

饺子有的形似元宝,有的形似耳朵,龙抬头这天吃饺子称之为“食龙耳”;“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在“龙抬头”这天,讲究吃“肉菜饺子”,即馅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谐音“有财”,寄语新年财源滚滚之意。

食龙须

北方人喜欢在二月二吃碗“龙须面”讨个好彩头,也叫吃“龙须”;龙须面由山东抻面演变而来,因抻出的面细如发丝,下滚水如银龙入海,故而得名,二月二食龙须面有“顺顺溜溜、顺心如意”的美好寓意。

食龙鳞

吃春饼叫做“吃龙鳞”是很形象的,一个比手掌大的春饼就像一片龙鳞;春饼有韧性,内卷很多菜;如酱肉、肘子、熏鸡、酱鸭等,用刀切成细丝,配几种家常炒菜如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一起卷进春饼里,蘸着细葱丝和淋上香油的面酱吃,真是鲜香爽口;吃春饼时,全家围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热热乎乎,欢欢乐乐。

食龙胆

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区,人们有在春龙节这天吃油炸糕的习俗,称之“食龙胆”;油炸糕色泽金黄,被称作龙胆是很形象的;做法是把黍子碾成黄米,再把黄米磨成面,即成黄米面,由黄米面做成的黄米糕具有“黄、软、筋、香”四大特点,吃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

芥菜饭

农历二月二吃芥菜饭是温州民间广为流传的习俗,并有"吃了芥菜饭不生疥疮"的说法;旧时,老百姓生活贫困,卫生意识淡薄,再加上缺医少药,皮肤病(如疥疮)患者多,且易传染;芥菜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及维生素C,经常食用富含叶绿素及维生素C的蔬菜,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增强抵抗力,对人的皮肤有好处;故有"吃了芥菜饭不生疥疮"的说法。

爆米花

当年武则天当上了皇帝,此事惹恼了玉皇大帝,玉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有条黄龙却违背了旨意;玉帝得知后,把它打下凡间,压在舍利塔下,玉帝说如果想回到天庭除非“金豆开花”;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天,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突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就家家户户崩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

面旗子

农历二月二,淄博老百姓有吃炒面旗子的传统习俗;所谓面旗子,就是切成菱形的面片,长、宽3-2厘米;将干后的面旗子用白抗土加热炒制就成炒面旗。

炒面

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北乡一带,每逢农历二月初二,到了中午开饭的时间,家家户户都吃炒面条;炒面条是将面条扯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再与肉丝、油豆腐丝、春笋丝、青菜等混合在一起炒;因炒熟的面条外形像虫,寓意大家合力把虫炒熟并全吃掉了。

驴打滚

老北京的习俗,人们总喜在农历二月二买“驴打滚”品尝;黄豆粉面裹豆沙馅儿的驴打滚外形圆润,有“财源滚滚”的吉祥含义。

“龙抬头”,好兆头,

在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里,

许下美好的愿望;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

不负自己,不负春光。

文章取图来源于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eensmallstation.com/jcwh/794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