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院皮肤科人气爆棚,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它具有这么高的“人气”?
原来,现在正逢夏秋换季,季节的变化让很多人开始出现各种皮肤过敏,较为常见的过敏包括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等。
被查出过敏,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对什么过敏?怎么才能不过敏?于是「过敏原筛查」便成了热门项目。那么,今天皮肤科程学毅主任就和大家聊聊皮肤科精华话题「过敏原筛查」。
什么是过敏原筛查?
过敏原筛查,是过敏性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进一步暴露于过敏原的关键,通过检测可查清楚到底是接触性的、食入性的还是吸入性的过敏原引起的过敏反应,以便从根本上控制病情,解决问题。
什么情况下要做过敏原检测?
理论上任何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预防都可以做过敏原检测,一般建议高度怀疑某种物质过敏的患者、原因不明的过敏性疾病且需要一些指导意见的人、过敏性皮炎治疗抵抗的人可以做此项检测。
如何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段?
目前过敏原的检测手段分为体内法和体外法。
?体内法:点刺实验、斑贴试验。
?体外法:血液变应原筛查。
在选择检测手段时,患者应详细提供可能的致敏物质,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方法。
如何解读这些阴性及阳性结果?
?确证试验结果为阴性:平日食入或接触后,无任何过敏反应的,为真阴性,可大胆继续食用或接触。
?筛查试验结果为阴性:从未接触过,有假阴性结果的可能。建议患者先少量试探性接触3~5天看看有无过敏反应。
曾经接触后发生过敏反应的,应暂时避免再次接触,风头过后再慢慢接触。
?确证试验结果为阳性:平日确有接触或食用过敏反应,为真阳性;建议3~6个月后可重新尝试少量试吃。如果是曾导致严重过敏反应的食物,应严格忌口。
?筛查试验结果为阳性:从未接触过物品,建议暂时避免接触此类物品。可在3~6个月后,先弱后强,逐一少量尝试,以确定是否存在过敏反应。
对于如果多次检查,仍无法找到过敏原的,患者可仔细观察过敏前的行动轨迹,比如在过敏发作前去过哪些地方,接触过什么东西,吃过什么东西,做好记录。医生会根据每位患者的情况作出判断,进行下一步诊治。
皮肤问题,问专业医生
▼
程学毅简介
毕业于成都军区军医学院,从事皮肤病临床工作四十余年,擅长各种皮肤病的临床诊疗方法,精通各种先进诊疗技术,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医学见解和诊疗方法,凭借精湛的医术和仁厚的医德解除了许多皮肤病患者的痛苦,深得患者与家属的信任。
擅长:顽固湿疹、荨麻疹、顽固痤疮、神经性皮炎、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紫癜、疥疮、鱼鳞病、毛周角化病、手足头体股甲癣、扁平疣病等皮肤常见病和疑难病。
-END-
本文指导
西医院程学毅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如有皮肤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喜欢就奖励我一个"??"和"在看"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