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灰指甲rdquo也能上

近日,一例看似寻常的甲病竟然登上了国际顶尖医学杂志《柳叶刀》。作者正是皮肤科主任潘医院研究团队。

文章的起因则是一例看似微不足道的指甲上的小毛病。

年2月,55岁的淋巴瘤患者老刘,手指甲、脚趾甲开始变黄,不断增厚的甲面,使手指和脚趾看起来变了形。这难道是我们平日常见的“灰指甲”吗?

“医生,你赶紧帮我看看吧,我是不是得了‘灰指甲’呀!”老刘用手轻抠指甲,粉末状的碎屑便掉了下来。接诊的潘萌教授对老刘进行了初步检查,发现患者左手第一、二、四、五指甲,右手第三、四、五指甲以及左脚第三趾甲增厚、灰黄、变形,指甲周围皮肤红肿。

老刘的临床表现极似“灰指甲”,“灰指甲”是人们对“甲真菌病”的俗称,也就是皮肤癣菌和酵母菌等真菌侵犯甲板或甲下组织所引起的感染。

看似“灰指甲”,实则疥虫在作祟!

凭着多年的经验和直觉,潘萌主任觉得事情可能没有那么简单,她没有急于下诊断,而是决定对老刘的指甲碎屑进行镜检。结果着实让人大吃一惊:显微镜下并没有看到任何真菌的菌丝或孢子,而发现了几个疥虫的幼虫!

随后,潘萌教授再次对老刘进行了全身查体,未发现有任何皮疹。在进一步询问患者病史后得知,六个月前,患者曾有疥疮皮肤感染病史,在外院使用硫磺软膏治疗,疥虫镜检阴性后停药。

果然不是“灰指甲”,而是疥虫在作祟!找到了病因所在,接下来就是治疗了。潘萌主任为老刘制定了克罗米通软膏病甲封包的治疗方案。为谨慎起见,又指导文章第一作者邹雅茹博士对老刘进行了长达6个月的随访,未发现复发迹象。

寻常疥疮不寻常,明察秋毫著文章。

“既往有疥疮甲损害的报道,几乎都是发生于挪威疥(又称结痂性疥疮或角化性疥疮)感染,而这例患者是目前文献可查的第一例仅表现为甲损害的寻常疥疮,临床极其罕见,极易误诊。”年6月2日,《疥疮甲损害:寻常疥疮的不寻常表现》(Nailinfestation:anatypicalpresentationoftypicalscabies)登上了《柳叶刀》杂志。皮肤科主任潘萌教授表示,在免疫抑制人群中,疥疮的临床表现常常不典型,疥疮的甲损害容易被误诊为甲真菌病,因此进行直接镜检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比动辄数年的大样本研究,寻常疥疮的不寻常表现,看似微不足道,但作为单一病例的研究成果,在《柳叶刀》发表,可谓是:寻常疥疮不寻常,明察秋毫著文章。

潘萌教授表示,早在数年前,在郑捷教授的倡导下,医院皮肤科一直致力于打造全国复杂、难治、危重性皮肤病诊疗中心,在科室全体人员长期不懈的努力下,近年来已受到国内及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此次我们的病例报道能被国际医学顶级期刊《柳叶刀》杂志接收,说明国际同行对我科、我院,乃至我国皮肤病医疗诊断水平的肯定,令人欣喜鼓舞。”

文/李东袁勇勇

编辑/李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eensmallstation.com/jcyy/620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