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学院师生日常防控工作个人应知应会事项

疫情地图

共同战疫

年2月3日

最新疫情

速报

吕梁学院师生日常防控工作

个人应知应会事项

目录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理解疾病传播风险

提早发现,尽早治疗

个人的卫生与防护

区域防护知识

就医流程

01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冠状病毒Coronavirus

属于巢病毒目,冠状病毒科,正冠状病毒亚科。冠状病毒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经常为多形性,直径50-nm。

由于病毒包膜上有向四周伸出的突起,形如花冠而得名。

新型冠状病毒

Novelcoronavirus

年1月10日,第一例-nCoV基因组测序完成,之后相继有5个样本的病毒基因组序列公布。

此次引起流行的冠状病毒为一种变异的新型冠状病毒(β属),WHO命名为-nCoV。

此次从武汉市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离出的冠状病毒为一种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即新型冠状病毒(-nCoV)。

目前研究显示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达85%以上。

由于冠状病毒发生抗原性变异产生了新型冠状病毒,人群缺少对变异病毒株的免疫力,所以,可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

新型冠状病毒的危害性

这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有很大不同。新型冠状病毒虽然是SARS近亲,但还未表现出SARS那么可怕的特性。

早年参与过SARS的防治研究工作的流行病毒学家王培忠表示,“学界判断一种病毒的危害性时,一般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致死率,二是传染性。相比SARS,-nCoV在这两方面都比较温和。”

02

理解疾病传播风险

我们身边存在哪些传播肺炎的危险因素?

秋冬季是流感等呼吸道病毒流行的季节,各种感染都可能出现,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与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的症状很难鉴别。

感染源主要有:患者、患者家属、探视者及其生活环境。

肺炎的分布和结局与下列因素有关:

(1)环境状况:空气污染物、室内拥挤程度、湿度、室内卫生、季节、温度;

(2)医疗保健服务和控制传播的预防感染措施的可及性和有效性:疫苗、卫生保健机构的可及性和隔离能力等;

(3)宿主因素:年龄、吸烟情况、宿主的传染性大小、免疫状况、营养状况、既往感染过或伴有其他病原体感染、身体基础状况;

(4)病原体特征:包括传播方式、传染力、毒力因素和微生物量(接种量)。

获得性肺炎如何形成人际循环

理论上所有导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都存在人际传播的风险。

病原体从感染源传播到易感人群的路径: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空气传播。

冬季受气候和人口流动(春运)等因素的影响,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的局部性大爆发。主要通过病人咳嗽、喷嚏等飞沫直接传播。

什么是"超级传播者"

某一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出现变异或者适应人体的情况,导致该病毒的传播者能力强,进而令该患者可传染很多的密切接触者,这样的病人就被称为“超级传播者”。在感染人数判断上,如果感染人数超过三个,就可以考虑在超级传播者的范围内;如果感染人数超过十个,就应该是比较确切的超级传播者。

1月22日,中科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还没有证据证明已经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超级传播者。高福表示,对新型冠状病毒处于不断认知的过程中,采取的防控措施是理论指导下的防控措施,将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eensmallstation.com/jczl/780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