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林场

昨天是植树节,各企事业单位纷纷组织职工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涵养水分防止水土流失、调节空气、隔音降温,给人们带来美好生活。植树造林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自小到大,我参加过无数次植树造林活动,所栽种的树可能大部分都已经成材了。每每到了这个时候,我故乡那虽已经消失却带给我童年无限快乐的林场总会浮现在脑海里的。

我自小生长在农村,我们村东北角有很大一片林场,具体面积大概有百十亩。整个林场远远望去,郁郁葱葱,林木高低错落,枝繁叶茂,叫不上名字的小鸟在林间飞来飞去,或叽叽喳喳或尖声鸣叫,欢愉互动,彼此呼应。如果仔细寻找,就会发现不同位置的鸟窝,有的搭在高大树梢细枝杈间,有的建于灌木或地面草丛中,选在隐蔽位置可以躲过大部分掠食者的袭击,而且树的枝叶又可以为鸟儿遮风挡雨。不过,在夏季,这里就成了蝉的天下,尤其午间时分,蝉没完没了的嘶鸣,一边诠释着夏天的炎热,一边畅快的抒发自己的情节,蝉的叫声响彻整个夏天,其声势完全盖住了其它飞禽和小动物演奏的交响乐。低矮的的野草和五颜六色的野花稀疏的镶嵌在林中树下,飞虫嗡嗡的的打转,各自都显得忙忙碌碌。这里虽然林木品种只有十来种,但那虽常见的几种树木围拢在一起也构成了孩子眼中难得的世外桃源。

林场是集体财产,为了保护好这片林地,防止有人盗伐和失火,在林中修建了四间平房,这些平房也没有利用现成的木头搭建,而是土坯和砖石混搭起来的,据说这种材质保温性能好。这里开始居住的护林员是在本村招募的一位单身老人,老人很严厉,我们小孩子经常被他呵斥。老人尽职尽责的守护着这里,由于远离村子,为了排解孤身一人的孤独,更主要是借助这里天然条件给自己创造一些收入,他养了一群绵羊,也就是这些羊,造成了老人生命的提前终结。那是后来我们小伙伴们去游玩时发现新的护林员,才知道老人是被一头公羊撞死了。

林场种植的品种不多,那些白杨树像一排排穿着浅色服装的士兵整齐的矗立在整个林场的最东侧。向西排列紧邻杨树的是无次序的混乱种植在一起的柳树和槐树,种植的柳树是旱柳,既然带着旱字,那肯定是生命力顽强的。柳树是最为迷人、最为“潇洒”的树木,上了初高中后才发现柳树也是千百年来诗人和作家们颂扬不已的题材之一,我们最熟悉的有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贺知章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等等。柳树伐过枝干后,茬口处能够萌生新枝条,每隔几年村里会派人在一定高度截去树冠,促进新枝萌生。我们几个小伙伴在柳树枝条长得繁茂之后,便带上镰刀爬到枝干上边,专门找那些细小而长长的枝条割下来,把细枝条外边的树皮剥去,晒干。有两个用途,一个是用来编织柳条帽等,我们小孩子纯粹是玩,根本不会编织。另外一个就是卖给走村串巷的收购商,由他们送到编织厂由专门手艺人来编织背筐或帽子,这些劳动所得,父母一般是不会没收的,我们就到村里小卖部买了柿饼、米饼或者瓜子等来解馋。旁边的榆树是长的较慢的,但树皮可以剥下来去做纸张,我家里院子外边也种着几棵榆树,过几年就可以把一些主要是粗糙的老树皮卖给上门收购的人,以贴补家用。榆树还是我们享用美食来源之一,春季长得像铜钱似地榆钱和细嫩的叶芽别提多好吃了,而刚才提到的同柳树混载的槐树长出来的槐花,我自小就被家长和老人们告诫不能吃,说吃多了会中毒有毒,可是在城市里生活的这些年,总见到市民们去游玩时带领孩子们去摘槐花来吃,也没见中毒。榆钱和叶芽可以直接趁着新鲜吃,也可以摘下来晾晒干后由母亲做榆钱大饼,当然在那种粮食还匮乏的年代,这种大饼大部分时候是玉米面等粗粮做的。现在进城好多年了,再没享受过这种美食了,即使现在回农村,也很少见到榆树,原因是榆树生长慢,而且特容易生病虫害,这些虫子,还到处乱飞,非常令人烦恼,慢慢的就少有人种了,以至于整村都见不到一棵。

林场里有着我们眼中无穷的欢乐。春天来这里挖野菜,野菜很常见,人们主要是吃苦菜、灰灰菜,苦菜还有药用价值,手被镰刀划伤后,抹上苦菜茎叶上的白色液体后很快会止血伤口愈合,我们从不用消炎药或止血药。现在市民们爱吃的蒲公英、荠菜,我们从来不吃,都是用来喂猪(没有侮辱大家的意思)。马齿苋(我们称之为马鼠菜)也很少吃,认为会闹肚子。还有猪妈妈草(学名叫车前草),除了喂猪外,我们还会用来治疗疥疮,只要有人生了疥疮,把猪妈妈草的叶子用手掌拍出汁液来,然后贴在疥疮处,每天换贴两次,用不了三四天,就能治好,疗效显著,我觉得比现在药房里的疥疮膏强多了,而且不会留下疤痕。夏天来这里采摘蘑菇和捉知了猴,夏季时,头天晚上下完雨,第二天林场的树木下就会钻出很多蘑菇,这又为缺油少肉的年代的餐桌上增添了一道菜,那时候我没觉的好吃,可能是缺少肉或者炒菜时放油少的缘故,吃不了的就会晒成干蘑菇,下次再吃或者卖掉,这也是一项经济来源。捉知了猴可以卖钱,有人专门收购,据说是一种药材,还可以把知了猴放到家里纱窗上,第二天就会飞出一只蝉。秋天到了,树林里的树叶有黄叶有红叶,还有绿叶,在秋风中飞来飞去真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翔。我们会从中挑选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树叶,加到小学课本中,当作书签,也是一种乐趣,顺便会按照长辈的要求清扫一些落叶,用筐背回家烧炕做饭,当做燃料。冬天这里被冰雪覆盖,很冷。就很少来了。

紧挨着林场约有40亩左右的经济作物区,也是人们常见的桃树、梨树、海棠树以及桑树。这片区域会在春天格外迷人,桃花、梨花、海棠花竞相开放,那一朵朵小花,仿佛世间最纯粹的美都集中在此,又如一幅立体画卷在此铺展开来,给人以遐想,在播放《射雕英雄传》时,我们就想,这里也可以成为桃花岛的,不过梨花和海棠花的加入可以称之为“百花岛”(虽然只有几种花)。经过两周的时间后,春风拂过,花朵开始簌簌凋落,树枝上冒出油光光的绿芽,这些树开始孕育果实了。在我的印象里,这些果树属于集体的财产,后来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都承包给个人了,据说承包者赚了不少钱。刚才说到的桑树,主要是为了养蚕用,但就从没养过蚕,这些树没有像桃树梨树海棠树那样被篱笆圈起来,就种植在外侧,任由人们去采摘桑葚,这些桑葚非常小,相当于现在市场上出售的桑葚的四分之一,虽小,却可解口福。

40多年过去了,当初的林场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施工工地,新区建设现在如火如荼,原有的故乡也将被新的美丽的现代化之城所取代,愿我的故乡发展原来越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eensmallstation.com/jczl/844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