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
—小满解释—
每年的5月20日-22日之间,北半球的节气物候又发生了变化。“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是指中国内地的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把“满”字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即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到下一个节气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小满节气和雨水相关,在黄河流域的麦产区,小麦刚刚进入乳熟阶段,如无雨水,再受干热风的侵害,就会导致小麦灌浆不足,粒籽干瘪而减产。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小满不下,黄梅偏少”“小满无雨,芒种无水"。
—小满物候—
物候
—一候苦菜秀—
小满节气的物候是,一候苦菜秀,即是说小满的节气中,苦菜已经枝夜繁茂。在一年生计中,小满是青黄不接的日子里迎来了新鲜粮食接济的一节气。在传统社会多有“短缺”的农耕生活里,春末夏初,旧年的粮食往往已经吃光了,人们只能以“瓜菜代”来过日子。先民对小满物候的观察以“苦菜秀”为一大特征,正说明“苦菜充饥”的历史事实。“苦苦菜,带苦尝,虽逆口,胜空肠。”
名字中带“苦”字的植物很多,其中只有一部分可以作为食材,做成适宜夏天食用的苦味菜肴。明代学者文俶《金石昆虫草木状》中画出的九种苦味的植物,均可以做成食材或者药材。其中苦苣、苦菜、龙葵、贝母等都被称作“苦菜”。
苦苣:菊科科苣属草本植物,开黄花或者白花。嫩茎叶在市面上常见,可以生吃或者煮食。苦苣入肝、肺二经,食用可清热解毒,提高免疫力。
苦菜:最原生态的苦菜,野生苦菜,菊科山苦荬属草本植物,是一种常见的可食用野菜,味道比苦苣更苦涩。苦菜归肝、胃、大肠经,药用可以治疗肠痈、产后瘀血等症。
苦耽:又名酸浆,茄科草本植物,果实就是酸甜可口的”红姑娘“。苦耽苗味苦,作为药材可以利湿除热、清肺治咳。
龙葵:茄科草本植物,果实成熟后为黑色。唐代在关中地区也称作”苦菜“味苦性寒,有小毒,现在主要作药用。
苦芺:菊科蓟属草本植物,径圆无刺,《本草纲目》中提到,苦芺”江南人食之下气,”“浙东人清明节采其嫩苗食之,云一年不生疥疮”。现在已经不常见的苦菜。
秦州苦芥子:最具地方特色的苦菜。秦州(金甘肃天水)特产,十字花科植物,开白花。种子成熟后为黑色,味苦,有明目、治血风烦躁的功效,是一味药材。
贝母:百合科贝母属草本植物,七月开花,别名苦菜或苦花。贝母根成黄白色,含有大量的生物碱,是常见的中药材。
枸杞苗:茄科草本植物枸杞的嫩茎叶,主要在春夏交际时采摘,新鲜或者晒干后都能够食用,具有清热明目的功效,是常见的苦味食材,推荐烹饪方法,枸杞叶猪肝汤。
苦瓜:如今最受欢迎的苦味食材,适用各种烹调方式。《本草纲目》中指出,苦瓜归心、脾、肺经、可清暑消热、明目、解毒。推荐清炒苦瓜。
—二候靡草死—
二候靡草死是喜阴一些枝条细软草类在强烈阳光下开始枯死。
—三候麦秋至—
三候麦秋至:麦子开始成熟,新鲜的麦穗可以尝出甘甜之味,都是带麦芒的,掐一个麦穗,去麦芒,就可以尝到新鲜的麦子。嫩麦子颗粒里面,是一小汪浓浓、甜甜乳白色汁;再成熟点的,放在手里搓,手里就有一小把麦粒了,放进嘴里咀嚼出香甜来。
对先民来说,在小满节气里迎来“麦秋至”有重大。品尝新麦意味着身体获得新一年力量,得到新生之加持。但是,历史上有名“尝新麦”的故事是一个悲剧或闹剧。公元前年,晋景公做了恶梦,梦见鬼魂骂他。他召来桑田巫,桑田巫解梦后预言他活不长,等不到新麦就会死,“不食新矣”。景公病重,他向各国求医,秦国名医医缓,景公梦见两个小鬼因害怕医缓而要逃到盲之上、膏之下、医缓来后诊断景公病已经无药可医,“病入膏肓”。到了丙午这一天,景公想吃新麦,就命人把麦田里麦子收上来做了麦食。他把桑田巫召来,见证自己能够吃到新麦后就杀了桑田巫。但景公正要吃麦食时,肚子痛了,这位视人命如土芥国君只好去上厕所,结果掉进粪池里淹死了。“将食,张;如厕,陷而卒。”
—小NO寄语—
苦味是夏天的本味,是南方的本味,也是青春的本味。青春吃苦,夏天吃苦,南方食物有苦味之底蕴,往往要加上糖以中和提鲜。相对应,春天(东方)的本味是酸,秋天(西方)的本味是辛辣,冬天(北方)的本味是咸;生命在时空坐标里要深味当下本质。人称赞一个人会说,吃苦耐劳,其实也说明一个生命之坚韧持久(劳)跟苦相关。
所以,接下来,饮食可选择一些苦味食材,工作中生活中多吃点苦,日子才会更好。像老子所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无味令人口爽,驰骋攻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