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织田信长横扫日本,如有神助,为何

作者:游击将军

编辑:Q先森

年,统治日本长达年的德川幕府轰然垮台。一百多年后的今日,当我们追忆往昔,仍不禁感慨德川幕府的开创者德川家康在日本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然而在那个年代,有一个比德川家康更具传奇色彩的英雄——他征战无数,几乎统一了乱世,甚至德川幕府的天下霸权,也是自他而来。

▲德川家康

他就是织田信长!

战国乱世

人类历史上生产力或者说总体实力与政治地位的不匹配这一矛盾,都是乱世出现、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之一,日本的战国时代也符合这一历史规律。

与中国汉末大将军何进死后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类似,日本战国的开端也是当时幕府将军足利义教之死,而其背后的推动力就是日本多方力量对于利益再分配的强烈诉求。

▲足利义教

通俗地说,这是个社会各阶层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的时代......这是个有野心就有可能的时代!

尾张国:传说的开始

足利义教死后,随着一系列讨伐、结盟、对峙,室町幕府最终成功被野心勃勃的大名们架空,成为事实上的傀儡。同样,在日本各诸侯国,以下犯上、谋权篡位的事件也频频发生。

在这个秩序崩溃的乱世中的年,织田信长出生在尾张国(今日本爱知县西部)。同日本其它地区一样,织田氏在尾张的统治地位也是由架空主家斯波氏而渐渐得来的。

▲尾张国在日本的位置

织田信长少年时期荒诞不羁,素有“尾张的大笨蛋”之称。信长父亲织田信秀死后,许多家臣更是明目张胆地拥护信长的弟弟信行,进行了两次造反。第一次造反失败后,因两人生母维护之故,信长宽恕了信行。

年,信长杀掉了弟弟,锋芒毕露,深为织田家族其它氏脉所忌惮,遭到了无数此攻击。多年同室操戈之后,织田信长终于诛杀了所有同族竞争者和背叛者,并推翻了主家斯波氏,彻底掌控了尾张。

这一年,织田信长只有25岁,他的目光,却已投向了整个日本。这一年,日本战乱依旧,没有人知道一头可怕的猛兽已经在贪婪地注视着天下霸权。

▲织田信长根据地,尾张国的清洲城

桶狭间之战:一战成名

年,东海道最强大的家族今川家首领今川义元率兵两万余强势来袭,欲一气灭掉尾张、夺取上京。而在当时,织田信长手下只有几千士兵。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织田家的霸业也就到此为止了。可是,就在桶狭间,织田信长率四千余人冒雨突袭今川家主力成功,拿下了今川义元的人头。

▲今川义元

日本战国时代许多重要事件都缺乏详细史料记载——我们难以窥见桶狭间战役的真实细节,只知道信长应该是占了天时(大雨),但这并不影响笔者得出一个结论——这是一场传奇般的胜利。而那一年,织田信长也不过26岁。

此役过后,再没有什么人能够阻止信长吞并他垂涎已久的美浓(尾张北边)。年,织田信长正式成为两国大名。此时,他开始使用著名的“天下布武”印,并真正将征伐的刀枪,指向整个日本。

▲桶狭间之战

拥主上洛,攫取霸权

用联姻等手段成功获得一批强大盟友后,年9月,织田信长以“天下布武”之大义宣布拥护足利义昭为室町第十五代将军并强势上洛(进京)。

足利义昭登上宝座之后,信长继续征战四方。不甘心做傀儡的足利义昭于年趁信长攻打越前失败,发布了打倒信长的命令,群雄纷纷响应。

▲年的战国,粉色部分为织田势力

朝仓义景、浅井长政、武田信玄、毛利辉元、三好三人众等大名,甚至比睿山延历寺、石山本愿寺、杂贺众等寺庙势力,共同组成了“信长包围圈”。

鏖战群雄,如有神助

第一次包围敌我实力悬殊,信长苦战不敌之后奏请天皇请求赦令。见信长有和解之意,联军诸势力为平衡格局,大多与信长停战。

然而,就在大家以为这一次战争可以停止的时候,织田信长却因为僧兵的顽固不退而愤怒地烧了比睿山延历寺,织田信长得到了第六天魔王的称号,成为佛敌。包围战重新开始。

这一次,“甲斐之虎”武田信玄开始发力,率兵三万攻打织田信长方,连战连捷,尤其在三方原将德川家康这个织田信长的幼年好友兼最忠诚盟友打的灰头土脸。

▲武田信玄

织田信长走投无路之时,武田信玄却突然病死(一说遭暗杀)。甲斐军随即撤退,包围崩坏,信长得意之下大杀四方,最终击败并流放了足利义昭。

此后的织田信长,风光一时无两,隐隐有号令日本之意。

但树大招风。年,丹波的波多野秀治背叛信长,石山本愿寺也再次举兵,日本其他大名也蠢蠢欲动。之后依然因为佛教,信长原本的盟友、战国军神“越后之龙”上衫谦信也与与信长敌对。以上衫谦信为盟主的反信长联军成立,再一次将信长包围。

天命再次眷顾了织田信长。就在联军所向披靡之时,上衫谦信和当年的武田信玄一样,突然病故。

▲上杉谦信

群龙无首的联军自然不敌织田信长。此后,再也没有能够撼动信长势力的强者,王图霸业尽在眼前。

本能寺之变,好运到头

就在整个日本都匍匐于织田信长脚下时,天命却抛弃了织田信长。年的本能寺之变,信长因头号家臣明智光秀反叛而死,他传奇的一生在本能寺大火中戛然而止。

如前所述,日本战国时期史料不详,笔者出于谨慎也无法具体描述这一事件。本能寺之变可以确定的只有:明智光秀反叛并攻击织田信长驻地本能寺、本能寺着火、织田信长死亡、丰臣秀吉率军回归击败明智光秀。

▲本能寺之变

明智光秀反叛的原因,众说纷纭。较为广泛接受的说法是怨恨说,即明智光秀因多次被织田信长侮辱并且母亲间接被织田信长害死而心怀怨恨。但是这一说严重缺乏证据(很多情节出自野史或者小说)。

怨恨说之外的其它说法也难以成立,但这些传奇故事的说法为本能寺之变罩上了一层神秘之光。更因为重塑日本政治格局的重要意义,本能寺之变成为了日本历史上最著名的叛变。

▲明智光秀

本能寺之变使得本可以统一日本的织田信长意外身死,留下难以磨灭的遗憾的同时,更是德川幕府得以建立的前提。丰臣秀吉这位原织田家二号家臣击败头号家臣明智光秀之后,日本的权力宝座就在德川家康眼前。

他随后成为了日本的实际掌控者。再往后,丰臣秀吉死了,德川家康扫荡了他留下来的势力,这个织田信长的长期“盟友”终于成为了幕府将军,开创了德川幕府。

▲丰臣秀吉

一生征战,都付黄土

客观来讲,织田信长的辉煌有运气成分,比如关键时刻对手的突然病逝,但是织田信长的军事能力也是世所公认,这在包括桶狭间会战的多次战役中均有体现。

但织田信长最著名的还是他的敌佛和暴虐。

关于敌佛这一点,许多不太了解的人认为这就是因为他性格暴虐。但事实上,僧兵势力首先进攻织田信长,并且在织田信长请求和解后拒绝退兵,织田信长才怒而烧寺,有了第六天魔王的恶名。

之后僧兵继续与织田信长为敌,后者的多名盟友也是因此—或者以此为借口—与其敌对。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僧兵就是对织田信长不依不饶呢?

关键还是“天下布武”,这个词一直都有多种解释,笔者认为,织田信长推行“天下布武”的真正目的在于提高武家地位,相应的降低公家和寺家的地位。

▲织田信长

因此,寺庙僧兵与织田信长一开始就有利益冲突。僧兵的一直强硬和织田信长在请和未果之后的暴行也就可以解释了。不知是命运还是偶然,织田信长终究还是死在了寺庙中。

织田信长性格上的暴虐,已在无数史料中都有记载,可信性很高。以一说为例,织田信长在杀死其妹夫之后用其头骨饮酒,甚至还有说法是强迫其妹一起喝。凡此种种,足见其残暴。

不过,残暴也好,敌佛也好,霸业也罢,织田信长所有的传奇都随着本能寺的大火灰飞烟灭,只借着后人的幻想在文学作品里重复着辉煌与遗憾。

-END-

冷热军事史更多好文,戳下面

曹操

关中

外蒙独立

南京保卫战

制空权

狄奥多拉

埃莉诺

骑士的黄昏

战列舰对决

狙击手

二战欧洲战场

中法合作

高级军官

军史迷的首选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
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eensmallstation.com/jcwh/38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