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收红包,不拿回扣,不接受吃请,这医院的三不原则,医院的创始人则是被央视誉为“癌症克星”的良医徐克成。六十六岁患癌,5次大手术,但是还依旧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上万名癌症患者带去生的希望,他的故事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年,徐克成出生在苏北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战火纷飞的年代徐克成也是跟着家人四处奔波逃亡,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有了正常上课的机会,而正是这段学习经历为他走向从医的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次逃亡,结下了和医学的缘分
在逃亡的路上,年仅七岁的徐克成患上了疥疮,浑身都是黄豆粒大小的脓包,苦于当时的医学条件没有办法及时救治,就在即将殒命之际,一群新四军战士的出现帮助了他。当时他们给徐克成涂抹了一种硫磺药膏。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数天以后他的症状逐渐的减轻,身体愈加的感觉到轻快,内心深受感动的他也就在这时候坚定了自己学医的选择。
而这种神奇的硫磺药膏就是一名叫做杨固的医生发明了,拯救了战争时期成千上万患有疥疮的患者的生命。
接连患癌,亲人离世与癌症结缘
年,23岁的徐克成顺利的从南通医学院医学系毕业,顺利的成为了一名医生。然而,却在七年之后,身为医生的他不得不眼睁睁看着自己母亲因为病痛折磨而离世。
在成为内科科研室助教的那一年,徐克成的母亲被查出了肝癌,情况非常的严重,而碍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对于癌症基本上除了等到时间的制裁以外,拿不出任何好的办法,徐克成身为一名医生,深深的感受到了癌症给患者还有家属带来的无力感,这也让他和癌症就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好友相聚,医院
年,时任深圳消化病学会主任委员身份的徐克成带队前往北京参加医学论坛,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的老友,卫生部部长陈敏章,虽然二人许久不见,但是昔日的情谊丝毫不会作假,聚在一起谈论了许多。
旁人不知道谈话内容,但是却知道徐克成医生在谈话完以后脸上的笑意怎么也藏不住。一问才知道原来徐医院了,这对他来说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机会,因为母亲患癌的事情还迟迟在他的心里挥之不去,医院就是一个帮助其他癌症患者的良好契机。
奔波劳苦,自己患癌不忘救治患者
医院成立以后,徐克成的工作内容更加的繁重。以前的他只需要治病救人,但医院的管理和发展,建院之初,徐克成就反复的强调三不原则,如若有医生违反规定,则会受到严重处理。正因为如此清正廉洁的名声,很快徐克成创建的医院就迎来了许多客源。
年,徐克成接诊了一名“老顾客”——乡村医生莫田汉。年轻时,两人就在学术问题上有过很多的交流。对于莫田汉的入院,徐克成无疑是惊讶的,没想到好友相见竟然是以这样的方式。而彼时的莫田汉,神情憔悴,精神恍惚,丝毫没有精气神。
细细问来,这才知道了莫田汉患上了肝癌,为了治病家里的积蓄都已经快被耗尽了,勉勉强强多维持了几年的生命,但是情况也只是好转了一阵子,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想起了徐克成。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