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手养龟经验不足,遇到乌龟生病无法正确判断乌龟患得是什么病,诱发原因,进而不能对症下药,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导致乌龟病情严重或者死亡。
今天整理了一下龟友不易区分的三种常见乌龟高发疾病:腐皮,水霉,疥疮。
腐皮
腐皮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温气单胞菌、假单胞杆菌等多种细菌引起。
病症
体表糜烂和溃疡是该病主要特征,病灶可发生在四肢、颈部、尾部。首先体表某处皮肤发炎肿胀,组织逐渐坏死变成白色或黄色,接着患部形成溃疡并逐渐增大,肌肉与骨骼裸露。严重时骨骼露出,四肢烂掉,爪脱落,如果没有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龟的死亡率是很高的。
腐皮看起来为灰白色或者黄色,有潮湿的感觉且看不出原来的皮肤纹理。
治疗方法
腐皮造成的肿胀、渗血以及溃烂在治疗上,按照腐皮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治疗方法。
腐皮初期,腐皮的区域还不大的时候,经过干养一段时间即可自愈(即使再不济,在此基础上涂抹聚维酮碘溶液和金霉素软膏、百多邦、红霉素软膏等消炎类型的药物一般也可以取得治疗效果);如果腐皮仍然比较顽固,可以考虑使用头孢类药物或者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红霉素精粉等浸泡的方式(在浸浴前水龟可以干养几个小时,同时建议在浸泡时开启加热棒,恒定水温28摄氏度左右,如果是在冬季且室内没有恒温或者保暖的条件,为了避免温差还是不用干养了)。如果在加温且缸加盖(冬天使用加热棒还是要加盖)的条件下,水可能会散发味道,因此可以一天一换水,但是要注意水的温差也不要过大(例如再换水前可以用另外一个整理箱里也盛放等温水,在换水时倒入)。一般而言,比较严重的腐皮经过头孢克洛颗粒药液浸泡一般在前几天就会有明显的死皮脱落,患病的龟大多可以在十几天左右治愈。
水霉
乌龟水霉病主要是由水霉、棉霉引起的疾病,而且水霉的出现与差劲的水质有着很大的关系,冬、春为疾病多发季节,幼龟是水霉病的高发群体。
水霉看起来为绒毛状、絮状、丝状。
病症
患病的乌龟身体上会出现小白点,慢慢扩大成白斑,身上有着白色棉絮状的菌丝,触感滑腻。它在生病期间会表现为行动迟缓、食欲不振、身体消瘦,严重时,会在颈部和四肢长满水霉,最后停止摄食,衰竭而死。
治疗方法
首先是水质管理,预防比治疗更加重要,要做的就是经常换水,保证水质质量。治疗水霉的方法很简单,如果龟比较大,我们可以用牙刷或者其他大小合适的刷子大体刷掉龟身上附着的水霉,然后我们可以用聚维酮碘溶液涂抹在龟身上感染腐皮的地方并以干养为主(使用百分之五的聚维酮碘溶液,药店有售),每天可以泡澡2-3次,每次10-20分钟。具体的泡澡时间还是以实际为定,比如说如果是苗子,泡水时间可以延长一些,但是如果泡水时间过长,那么治疗的效果也会不好。除了直接用聚维酮碘涂抹的方法以外,还可以用稀释的聚维酮碘溶液给龟浸浴治疗。值得注意的是,聚维酮碘在水中浓度过高会使龟感到不适(尤其是浓度过高可能会使龟难以睁开眼睛,如果出现这种状况,立刻放入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即可)。另外,如果饲养的容器湿度高,那么干养时还要做到通风,否则治疗的效果不会太明显。至于蜕皮,正在蜕皮的龟的身体会看到一些形状不规则的旧的半透明或者透明的的纱状物体随水漂浮,而出了水看起来可能是乳白色地贴在皮肤上。如果仔细观察,可以看到上面有旧的皮肤的纹理。如果这时用棉签轻轻擦拭,蜕皮很容易就可以被搓下来,露出新的皮肤。但是蜕皮并不需要人为干预。
疥疮
为嗜水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常存于水中、龟的皮肤、肠道等处。水质良好时乌龟为带菌者,一旦环境污染时,鬼体若受外伤,病菌会大量繁殖,极易引起龟患病。
病因
颈、四肢有一或者数颗黄豆大小的白色疥疮,用手挤压周围,有黄色、白色的豆渣状物质。病龟初期尚能进食,逐渐少食,严重着停食,反应迟钝。一般2-3周内死亡。
治疗方法
首先讲龟隔离饲养。将病灶的内容物彻底挤出,用优典搽抹,敷上金霉素粉,再将棉球(棉球上有金霉素或金霉素药膏塞入洞中)。若龟是水栖龟类,可将其放进浅水中。对停食的龟应填喂食物,并在食物中埋入抗生素类药物。每天重复一次,过几天疥疮会消失。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