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修念佛法门第三十四讲02这个

发菩提心

一向专念

讲题:《劝修念佛法门》第三十四讲

主讲:上修下正法师

地点:江西崇仁县地藏寺

时间:年

好,大家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诸佛正法菩萨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修诸善根,为利有情愿成佛。

好,大家请放掌。

下面,我们接着学第六章--念佛莫求福报第六。他说:“世间有人发心念佛,不明念佛旨趣。或问之曰:‘汝精进念佛,所求何事?’则答之曰:‘为修来世。’如是之人,就是愿头打错了。我佛所以立此念佛法门,乃是为著娑婆世界众生备受众苦,逼迫心身,无法解除,故教人念佛求生西方,可以离娑婆之苦,得极乐之乐。今念佛不愿往生西方,乃愿再生人世,享受人间福乐,实为可惜。殊不知人间万般皆是苦、空、无常,何有真乐?纵得富贵荣华,得受世间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此等快乐都非真乐。古德云:‘只这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尽贪世乐,不知乐是苦因。’”

这一段,圆瑛老法师就是告诉我们,念佛不能犯一个错误。念佛的宗旨是什么?就是不管你有没有开悟,宗旨都是求生极乐世界,都是亲近阿弥陀佛,然后证无生法忍,到十方世界普度所有的众生,然后圆成佛果。这是我们念佛人的宗旨,这个宗旨是不能颠倒的,这个宗旨是不能错会的,这个宗旨是不能忘记的。

但是世间有很多人念佛也念得很用功,问他念佛为了什么?为了下辈子好。我们有些居士也是这样子,“师父,我经常来寺院做事情。”为什么做?“我下辈子不能再嫁这个傻老公,我要嫁一个好的老公,要做一个什么。。。”她求的还是下辈子的福报。

或者说有些地方,那个老人家年纪大了以后,用割了稻子的稻杆,晒干了把它剥掉以后,有黄的像金子一样的,他把它折断来。“南无阿弥陀佛”,折一根,然后扔到那筐子里面去,一根一根地折。

我说:“老人家,你念佛啊?”“是哦,念阿弥陀佛。”我说:“你折这个你在计数吗?我送一串念珠给你,你拿这个念珠一百零八颗这么转转转,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样念起来比较方便。”他说:“我不要你的念珠。”我说:“那你拿这个念,数数不是更累吗?”“我不是数数,这是我到了阴间做的金条哦。念一句阿弥陀佛,折一根黄的稻草,这个是金条你知道吧?我这辈子活着的时候没有发财,没钱用苦了一辈子,我到了阴间的时候,我比他们都有钱。”

在还没有去世之前的几年里,就储存了好几大箩筐的金条,如果去世以后,就叫他儿子孙子把它给烧了,然后他到阴间做了鬼以后,那就是大富大贵了。活着没有享受,做了鬼了总要享受一下。他是这样子想。

我说:“念佛如果是为了去做鬼,那就不如不念佛是吧?做鬼毕竟不是什么好事啊。”“你懂什么?做人的时候不痛快,做鬼还不痛快?活着的时候抢不过他们争不过他们,我早一点打算,万一死了以后,我走到他们前面,他们反应过来我都发大财了,是不是?”他们想的是这个问题,所以人还没有死,就想着去做鬼了。

那你说这种人将来的结果是怎么样?肯定是做鬼了,这叫有愿必成。因为他心里求的、他的愿望就是要做一个有钱财的鬼,所以说他最终可能也是堕落到鬼道当中去。这个是很颠倒的。

还有些人有很多的遗憾,比如说,“哎呀,我也相信因果,为什么今生有很多的障碍、今生有很多的烦恼、今生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这都是因果。因为我前辈子不修,所以我这辈子受苦,我这辈子过得窝囊、过得不痛快。但是我这辈子好好地修,我下辈子就能好好享福。”是这样的想法。所以说他诵经很用功,念佛也很用功,到寺院里面做事也用功,布施也很大方,都舍得。

但他目标是什么呢?来生要大富大贵,来生要好好享受,把这一辈子所有的遗憾,在下一辈子全都把它给补起来。所以这样子的念佛、这样子的修行,在真正的念佛人看来,这是颠倒。

我经常跟大家说,念佛参禅,如果没有证到圣果又不求生极乐世界,这叫第三世冤。第二世大富大贵,第三世直接下地狱,所以这个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有些人说,那有什么没意义的,我们中国人不都这样子吗?一年到头在外面做牛做马,大年三十就大吃一顿,是不是?过年了,春节了,拼命地花钱,花得爽、花得痛快,不就是这么回事吗?

这个是什么?这是过年过节啊,但是如果在我们的生死轮回当中,我们做人的几率,这种可能性是非常非常的少啊,人生难得而易失。你得到我们现在这个人身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做人这一辈子很快就过去了。过去是很容易的,或者意外死亡,或者生命短暂,都有可能的。如果不好好地把握,不好好地修行,一旦失去了人身,如果堕落到恶道当中去,你再想得到解脱,那就很难了。

我们生而为人,我们能不能解脱,能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其实我们是完全主动的。如果我们不再是人了,我们的身份不是人了,那我们再要想得到解脱,那就很被动,非常非常的被动。

我们在社会上创业,也要抓住机会,因为机会难得。那我们修行佛法呢,能够接触到净土法门,能够学习天台教观,这个是最难得的机会,百千万劫难遭遇,所以更加要珍惜,更加要把握住它。很多的人都是这样子,有些求做鬼以后能富贵,有些求来生能富贵。

那么男的呢,有些人就妄想通过修法、通过苦修,来生能够当官、能够发财。那个女的呢,就希望来生来世最漂亮,美貌无双,能够嫁个如意郎君。觉得说这辈子不够漂亮,或者这辈子对这个相貌还是有点遗憾,就差那么一点点,我这辈子多供点花,多做点事,多布施一些微笑,那么将来我就长得倾国倾城,就能更加的富贵,得到更多人的羡慕。

这些都不是真正的修行人,他还属于修的是世间法,他不是修的解脱法,不是修的佛法。如果是这样子的话,那就是非常非常的可惜。

因为我们在这个人世间,一切的东西都是苦、空、无常、无我的,没有一样东西可以永恒的,没有任何一个东西是可以自主的,是不是?没有办法的。

每个人都不愿意老,但是我们都无可奈何地慢慢变老了。每个人都不想生病,但是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点小病。每个人都希望生活过得很自在,不要太辛苦。但是其实每个人都还是很辛苦,有钱的也辛苦,没钱的也辛苦。我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个反差是非常非常大的。

人世间都是苦、空、无常、无我的,你再去贪恋世间的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都是暂时而已。为什么《红楼梦》这么多人喜欢看?一开篇就说人世间没有什么真正的快乐。也有一点点乐子,但是转眼即逝,一下子就过去了。就像春天来了百花齐放,你一看,大自然的春光真是令人陶醉。一转眼就到了秋天,百花凋零了。马上到了冬天,就毫无生机了。所以很快很快就过去了。

其实我们可以看一看这个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你就会有感触。或者想一想我们小时候,你看堂兄弟、表兄弟,哇,大家在一起玩得那个亲呐,那个开心呐,一旦大家长大了,各散西东,见个面都见不着,想坐下来喝一杯茶,都再也没有这种机会了。

那小时候多开心,表兄表弟,堂兄堂弟,哇!多热闹,长大了也是各奔西东。都是这样子,没有办法的。所以为什么很多人看了《红楼梦》以后,都生出离心了,因为都是苦空无常,都是这几个字。

大家都认为说“我要享受”,你不知道享受这个乐果,其实当下就是苦因。因为我们凡夫众生在没有明白苦、空、无常之前,在没有证到般若空性之前,我们念念都是执着。我们在享受的时候,“哇,太享受了、太享受了!”这就是我们的贪念在成倍地增长,在不断地增长。如果我们遇到不好的境界,我们这个嗔恨心在猛长,不停地增长。如果遇到不好不坏的中庸境界,那么我们就是浑浑噩噩,永远都不会去追求诸法的实相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

我们在没有证到般若空性之前,就是《地藏经》里面说的:起心动念无非是罪,无非是业。苦也好,乐也好,我们都在造业。你享受的时候也在造业,你在受苦的时候,也在造业。

这个世间有没有快乐?从根本上来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没有真正的快乐。我们所谓的快乐,是相对的快乐。那个特别粗大的苦,我们就叫做苦;微细一点的苦,我们叫快乐。就是如此而已,其实本质来说都是苦!

过去祖师大德打了一个比方,他说就像一个人身上长的疥疮一样,那疥疮痒的时候痒得死去活来,“苦啊苦啊!”有人给你挠一挠,“舒服、舒服、舒服!”是不是?你苦的时候是真苦,你舒服的时候也是苦。为什么?因为身上有病,你那个疥疮没有治好,你终究是苦。

我们凡夫也是这样,你没有超出生死轮回,你没有证得般若空性,不管你有钱没钱,不管你有地位没地位,不管你现在觉得快乐还是不快乐,我们起心动念都是在造生死轮回的业,我们起心动念都是在三界六道当中种下这个种子,都是这样。

你认为快乐,其实快乐刚好是痛苦的因。现在感到快乐是过去善根成熟的果,我们在享受快乐果的时候升起贪念,这个果又变成了受苦的因。所以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果往往是同时的,你既是在受果,同时又是在造因。这样子就造成了我们生死轮回的一个循环,如环无端。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eensmallstation.com/jcyf/736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