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起的表皮良性赘生物,传播途径主要为接触传染,可因搔抓自身接种传染。临床上常见者有寻常疣、跖疣、扁平疣及尖锐湿疣等。现介绍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寻常疣及扁平疣。
寻常疣寻常疣是一种较常见的病毒性赘生物。与中医学文献中记载的“疣目”“枯筋箭”“千日疮”“晦气疮”“疣疮”“瘊子”相类似。
如《诸病源候论》疣目候记载:“疣目者,人手足边忽生如豆或如结筋,或五个或十个相连肌裹,粗强于肉,谓之疣目。”又如《外科启玄》千日疮记载:“一名疣疮,又名悔气疮。此疮如鱼鳞,生于人手足上,又名瘊子,生一千日自落,故名之。”再如《外科正宗》枯筋箭记载:“枯筋箭,初起如赤豆大,枯点微高,日久破裂,趱出筋头,蓬松枯槁。”本病民间俗称“瘊子”。
病因病机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脾失健运,湿浊内蕴,复感外邪,凝聚肌肤所致;或为风邪侵袭,热客于肌表,风毒久留,郁久化热,气血凝滞而发;或肝火妄动,气血不和,阻于腠理而生。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选择性感染皮肤引起,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染,亦可经接触污染物传染,免疫功能低下及外伤者易患本病。
主要症状1、本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2、好发部位好发于手足背、手指、足缘或甲廓等处;
3、皮损特点:初为粟粒至绿豆大小半球状角质性丘疹,渐增大至豌豆或更大,灰褐,黄褐,或正常皮色,表面呈乳头瘤状增殖,干燥、粗糙,触之坚硬。数目不定;
4、大多无自觉症状;
5、病程及预后:本病病程缓慢,可以复发。
诊断要点症状(无)+部位(好发于手足)+典型皮疹(绿豆大小褐色质硬丘疹,疣状增生)+病程(缓慢)。
类证鉴别1、脂溢性角化:好发于老年人,皮疹多见于头面部等,常为多发性,多为褐色,较扁平,病程较长。
2、光线性角化病:好发于中老年皮肤白皙者,皮疹多见于面、耳、手背和前臂等,为多发性,与过度暴露日光有关。
3、扁平湿疣:主要发生在外阴部,灰白色,扁平,潮湿。
中医治疗辨证施治
1、风热证
主症:病程较短,皮疹多发,淡褐色,微有瘙痒。舌质淡红,脉弦滑。
治法:清热疏风、解毒平肝。
2、燥毒蕴肤证
主症:皮疹顽固不退,疹色暗褐,干燥无光泽;舌质暗红,脉弦。
治法:润燥平肝,解毒活血。
3、血瘀感毒证
主症:皮疹为米粒至高粱粒大的扁平丘疹,近皮色或黄褐色,表面光亮,偶有痒感。舌质暗红,苔白,脉滑。
治法:活血解毒,软坚。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所有。本平台发布的所有文章仅作为科普知识及参考使用,不作为处方治疗用途,如需治疗请遵医嘱!
常见的皮肤病:银屑病(牛皮癣)、脂溢性皮炎、白癜风、疱疹、酒渣鼻、脓疱疮、化脓菌感染、疥疮、癣、鱼鳞病、腋臭、扁平疣、毛囊炎、斑秃、脱发、汗疱疹、螨虫性皮炎、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脱毛、黄褐斑、灰指甲、青春痘、过敏性紫癜、手足癣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