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战役决定了日本的历史,你知道多少?
1.壬申之乱
1.壬申の乱(じんしんのらん)
时间:飞鸟时代(年)
交战地点:美浓国、近江国、伊势国、伊贺国
结果:大海人皇子军—大海人皇子(胜)VS近江朝廷军—大友皇子(负)
内容:是日本古代最大规模的内乱。大海人皇子带领的地方豪族反以大友皇太子为首的近江朝廷。此次战乱,大海人皇子军取胜,是日本少有的叛乱者胜利的例子。大海人皇子(后来的天武天皇)在日后政治制度的整顿上比其哥哥天智天皇更偏向中央集权。
补充知识:白村江之战是日本以复兴百济为目的的,对朝鲜半岛出兵的战役。此次战役倭军大败,天智天皇负有重责,国内政治处于困境之际,大海人皇子积极颁布重要法令,挽救国内政治危机,也为其日后的兵变积攒了实力。
2.源平合战
2.源平の戦い(げんぺいのたたかい)/治承?寿永の乱(じしょう?じゅえいのらん)
时间:治承4年(年)~元历2年(年)
交战地点:除奥州(今福岛?宫城?岩手?青森四县)之外的日本全国各地
结果:皇族、源氏—源頼朝(胜)VS平氏—平清盛(负)
内容:是一场长达6年的大规模内乱。是日本古代最后的内乱也是日本中世最初的内乱。以后白河法皇的皇子以仁王发动兵变为导火线,掀起了一股反抗在日本各地以平清盛为中心的平氏政权的热潮。最终,平氏政权崩溃,建立起了以源赖朝为中心的关东政权(镰仓幕府)。本场战役在日本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补充知识:此次源平两家的大战中,源氏家族使用白旗,平氏使用红旗。日本红白歌会中分红白两色,正是来源于此。 3.应仁之乱
3.応仁の乱(おうにんのらん)
时间:室町时代应仁元年(年)-文明9年(年)
交战地点:从京都蔓延至日本全国
结果:东军—细川胜元(胜)VS西军—山名宗全(负)
内容:因第8代将军足利义政的继嗣争夺等多种原因而引发的战争,起自室町幕府管领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出家后改名山名宗全)等有名的守护大名,除九州等一小部分地方外,日本全国卷入这样争斗之中。此次动乱加速了幕府及守护大名的衰落,也成为进入战国时代的契机。10多年的战乱中,作为主战场的京都可以说几乎化为灰烬。
4.河越城之战
4.河越城の戦い(かわごえじょうのたたかい)
时间:战国时代年5月19日
交战地点:武藏国河越城(今埼玉县)
结果:北条军-北条氏康(胜)VS上杉宪政?上杉朝定?足利晴氏三方的联合军(负)
内容:战国三大奇袭之一,是北条氏与扇谷、山内两上杉家间为争夺河越城爆发的一连串战争中的最后一场战役,也是最大规模、最具决定性的战役。上杉家带领军队进攻北条军驻守的河越城,从军队规模等条件上看上杉家占据着优势,后北条氏当主北条氏康领兵从外方前来支援驻守河越城的士兵。在北条军的内外夹击之下,上杉家为首的三方联合军战败。此战之后,北条氏在很长一段时间控制着河越城。
5.川中岛合战
5.川中島の戦い(かわなかじまのたたかい)
时间:战国时代年(天文22年)-年(永禄7年)
交战地点:日本信浓国川中岛(今长野市南郊)
结果:武田军—武田信玄(平)VS上杉军—上杉谦信(平)
内容:甲斐国(今山梨县)的战国大名武田信玄(武田晴信)和越后国(今新泻县)的战国大名上杉谦信(长尾景虎)之间,围绕北信浓的支配权进行的数场战役。其中最为激烈的要数第四场在千曲川和犀川合流处的三角平地为中心的战役(今长野县),因此统称为川中岛战役。此场战役又称为“龙”与“虎”的决斗。
补充知识:据传上杉谦信可能是女儿身。因为传说他会定期腹痛,且从不好女色,身边有美少年护卫队。当然,如今暂未有证据证明,在这里就稍微提一下,大家随意听听即可。
6.严岛合战
6.厳島の戦い(いつくしまのたたかい)
时间:战国时代(年10月16日)
交战地点:安艺国严岛(今广岛县)
结果:毛利军—毛利元就(胜)VS陶军—陶晴贤(负)
内容:严岛合战是战国三大奇袭战之一,一场典型的以弱胜强的战例,擅长用智取胜的毛利元就通过各种计谋引诱陶晴贤带领的大军抵达严岛。毛利军分散几路对陶军进行包抄袭击。陶军因人数众多,在小岛上作战实为不利,再加上村上水军对毛利军的支援,使得陶军节节败退,首领陶晴贤也在混战中自刎而亡。此番战役彻底扭转了日本中国地区的实力对比。毛利家取代陶氏,一跃成为中国地区的一方霸主。
7.桶狭间合战
7.桶狭间の戦い(おけはざまのたたかい)
时间:战国时代(年6月12日)
交战地点:尾张国(今爱知县)桶狭间
结果:织田军—织田信长(胜)VS今川军—今川义元(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