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药浴知多少

中药药浴的历史源远流长,对人体具有独到的功效,那么中药药浴到底有哪些种类和功效呢?下面让小编为大家一一介绍。

什么叫中药药浴?

中药药浴(简称药浴)是在浴水中加入一定量的中草药,以适当的温度通过一定的方法洗浴全身或局部,以达到缓解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中药药浴分类有哪些?

①根据范围不同,可分为全身药浴和局部药浴,局部洗浴又分为坐浴、手足浴、头面浴等;

②根据使用方法不同,可分为湿敷、熏洗、熏蒸、浸浴、淋洗等;

③根据有效成分不同,可分为淀粉浴、硫磺浴、糠浴等。

中药药浴有什么作用呢?

防治疾病:皮肤经温热药液浸泡或洗浴后,渗出物、痂皮、鳞屑可脱落。药液从毛孔而入,贯通孔窍、腧穴、经络,进入皮肤腠理,起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等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美容护肤:中草药中很多药物具有美容作用,可以补充皮肤水分,软化角质,改善血液循环,增强皮肤弹性,防止皮肤过早松弛和产生皱纹。在沐浴过程中,温热的浴水对局部的刺激作用,再加上药力本身的作用,可以使腠理疏通,气血通畅,从而达到美颜悦色的目的。

常用药浴方法的适应症有哪些?

湿敷疗法:开放性冷湿敷主要用于皮肤潮红、肿胀、糜烂及渗出明显者,如急性皮炎、急性湿疹、化脓性或感染性皮肤病等;闭合性热湿敷主要用于慢性肥厚、角化性皮损,或有轻度糜烂、少量渗液者,如慢性单纯性苔藓、慢性湿疹等。

全身浸浴:皮肤瘙痒症、玫瑰糠疹、银屑病、剥脱性皮炎、慢性湿疹、特应性皮炎、鱼鳞病、系统性硬皮病、皮肤硬肿病、慢性单纯性苔藓等;

局部药浴:皮肤淀粉样变病、脂溢性皮炎、真菌性皮肤病、手足皲裂、汗疱疹、脂溢性脱发、肛周湿疹、阴部湿疹、外阴瘙痒症、肛周瘙痒症等。

淋洗疗法:各种感染性皮肤病,如脓疱疮、疥疮、脓癣、趾间糜烂型足癣、手足癣继发感染等;慢性肥厚性、角化性皮肤病,如慢性单纯性苔藓、皮肤淀粉样变病等;渗出、痂皮较多的皮肤病,如多形性红斑等。

药浴需要注意什么?

(1)浴液水应温度适中,一般控制在42℃为宜,不能过热,以免烫伤。

(2)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吹风,洗浴完毕马上拭干皮肤。

(3)饭前、饭后30分钟不宜洗浴。

(4)高热大汗、高血压病、主动脉瘤、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及有出血倾向等患者不宜使用此方法。

(5)对于年老和心、肺、脑等病患者,不宜单独洗浴,应有家属助浴,洗浴的时间不宜过长。

(6)沐浴后需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此时喝水,温度不宜过低,温热即可。

(7)沐浴后及时使用保湿护肤品,加强皮肤护理。

12

小编提示您:

药浴用药与内服药一样,亦需遵循处方原则,辨病辨证选药,不可随意用药哦!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账号观点,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企业唯有有益于社会

才有其存在价值

医疗丨健康丨金融丨体育

集团服务--

集团







































北京中科医院
哪家治疗白癜风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eensmallstation.com/jcyy/88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