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百科织田信长

讲到日本战国,肯定要提到一代枭雄织田信长。信长在日本可谓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在一众影视、游戏中都有信长的身影。上面这张是《信长之野望·创造》的立绘,现代的画风给予了信长一代雄主、喜爱南蛮物(西洋物)的形象。

现代人对于信长的阐释还有很多,譬如......

小栗旬饰演的信长《信长协奏曲》

天海佑希饰演的信长《女信长》

当然这都不是织田信长的正确打开方式,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历史上的织田信长。(严肃.jpg)

狩野元秀画的信长肖像(现藏于爱知县丰田市)

其父与尾张国

织田信长可以成为日后万人瞩目的大名以及成为一代霸主,与其父亲织田信秀留给他的基业有很大的关系。同样与织田家的领地——尾张国有关联。

红点为尾张国所在

室町时代的织田氏是斯波家的家臣,织田氏担任尾张国的守护代。尾张国名义上是斯波氏,但织田氏作为管理者,对于尾张国地方事务有很大的权力,而织田氏又分很多支。织田信长的父亲织田信秀则是其中的一支。

织田信秀本身就是一个精明能干的人,他与天文元年(公元年)用计,骗取那古野城(今名古屋)的城主今川氏丰打开城门,然后织田军一举攻下那古野城,并将那古野城作为自己的新居城。从此之后,织田家蒸蒸日上,成为战国诸大名中重要的一门。

那古野城遗址

有了自己的主城后,织田信秀开始了扩张之路,他的第一个目标是东边的三河松平家,松平家的当主松平清康(德川家康的祖父)同样是一个能干的人,但他于年阵亡于军营中。从此松平家开始衰落,织田信秀也积极进攻三河国,在天文九年()织田家攻下安祥城,打开了三河国的大门。尽管织田家有吞并三河之势,但松平家把当时实力雄厚的今川家的势力拉进了三河,双方在安祥城周围互有攻防。但最终安祥城被今川家大将太原雪斋攻下。织田家唯有收手。

年尾张国周边的局势图

而说到尾张国,大家未必知道是日本的何处,但说到爱知县名古屋,就很多人熟知。

尾张国地处三河、远江、骏河东海道三国的西面,从关东、甲斐等地向京都走必然要经过尾张,后来今川义元、武田信玄等人上洛(去京都)都走这条路。东面则可以走山路到京都,北面则是美浓国。

犬山城,现于爱知县

尾张国就是一个交通的枢纽,因此也是众多大名必争之地。它的周围盘踞着诸多实力强大的大名,北面美浓国斋藤道三、西面三河国松平清康以及更加强大的今川义元都对尾张国虎视眈眈。而且尾张国地处沿海平原,是鱼米之乡,土地肥沃,这更体现了尾张国会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但它也会成为强者的龙兴之地。织田信长就诞生于此。

年少气盛

天文三年(),织田信长于那古野城出生,他是织田信秀的嫡长子,幼名为吉法师。父亲为信长安排了四位家臣担任老师,其中包括了对他影响很大的平手政秀。

但这名合法的继承人并没有给家臣们看到希望,吉法师早年不屑于学习礼仪兵法,而喜欢和一群野孩子出去玩,其中包括了身为人质的松平竹千代(日后的德川家康)。吉法师穿着奇装异服,完全没有理会家臣们的劝解。家臣们都认为信长成年后就会有所改变,但并没有。天文十五年(),吉法师正式成年,取正名为信长。信长成年后和幼年时期一样爱玩,完全没有大名的样子,家臣们也对他很失望,信长也得到了一个称号“尾张大傻瓜”。

但信长绝对不是大傻瓜,他很喜爱南蛮物(西洋物),特别是信使武器——铁炮,这是家臣们没有留意到的,铁炮作为一种刚刚传入日本的武器,是日后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信长已经看到了未来。同时他很有胆量,他曾经进入今川家领地,放火而还。

铁炮,又称“火绳枪”

织田信秀以战略考虑,与斋藤家结亲。斋藤道三的女儿斋藤归蝶在出嫁之前,斋藤道三给予女儿一把匕首,说如果夫君真的是傻瓜,就用这把匕首杀了他,但归蝶却说“或者我会将这匕首还给父亲”。后来信长拜访斋藤家,信长虽穿着异装,但手下都拿着铁炮,严阵以待。在正德寺中,斋藤道三见到信长身穿端庄礼服,从此斋藤道三对信长刮目相看,并说下“呜呼!我儿只配为上总介(织田信长)拉马为奴矣!”

家督继承

天文二十年(),织田信秀在酒色中逝世,他面对还没有统一的尾张和不断入侵的今川义元,显得很无助,只能沉迷于酒色。信秀死后,织田信长作为嫡长子,顺利继承了织田家家督之位。

织田家家纹

已经成为大名的信长并没有改变少年时候的作风,他甚至在父亲的灵堂中大闹,将一把香撒向父亲的灵位。看到信长仍然这么荒唐,家臣们看不下去了。就在信长继位后两年,信长的老师平手政秀切腹而死。对于平手政秀的死,大多人认为是老师对于学生的死谏,但在《日本外史》中记载是平手政秀的儿子拒绝将爱马送给信长而触怒了信长,平手政秀只能切腹认罪。但无论过程如何,平手政秀的死,的确对信长影响很大,信长从此开始认真对待家督一职。

织田信长的荒唐事已经让很多家臣希望换一个继承人。信长的母亲土田御前非常不喜欢信长这个长子,她更喜欢信长的弟弟织田信胜(又叫织田信行)。同时柴田胜家、林秀贞等一大批家臣也纷纷支持弟弟。信长虽然战胜了尾张国另一支织田家(织田信友),但岳父斋藤道三却于年被儿子谋反而死,信长失去了这一强力的盟友。这时,柴田胜家等人认为时机已到,开始发动兵变。

织田信长的画像

弟弟的行动,哥哥已经熟知。信长马上采取行动,发兵攻打信胜所在的末森城,柴田胜家虽是猛将,但也怯于信长的冲锋,最终,信胜失败了。信长看在母亲的份上,就原谅了弟弟。

柴田公园中柴田胜家像

一年之后,织田信胜再次谋反,这次,柴田胜家主动通风报信,信长得知消息后,将弟弟骗出城,派人杀死自己的弟弟。信长容不下谋反他的人,甚至包括自己的亲人。接下来,信长对尾张国内的其他织田氏逐一平定。在年完成尾张统一。

桶狭间与美浓攻略

永禄三年(),坐拥三河、远江、骏河三国的今川义元打算上洛,而他去往京都的第一站就是织田信长的尾张国。据《日本外史》和《信长公记》的记载,今川义元发动了人,但今川家的领地加在一起大约有七十万石,大约可以聚集2到3万的军队。织田信长除去防守斋藤家的兵马,只能调动的兵力,可谓兵力悬殊。

双方城池以及桶狭间的大致位置

而且今川家掌控着鸣海城、大高城和沓挂城,相当于掌控了尾张国的大门。面对今川大军,信长能做的只有俯首称臣或者拼死抵抗。信长收到消息后跳起了幸若舞《敦盛》(里面的名句“人间五十年,如梦又似幻”恰好印证了信长的一生)以表死战之意。

浮世绘——桶狭间之战

此时,松平元康(德川家康)和朝比奈泰朝已经攻占了织田军的两个砦。今川军的先行部队已经深入尾张,就在5月19日,今川义元于桶狭间休息,并没有带大军前往,就在这天,信长出征,他于热田神宫祈祷,然后带领部队到桶狭间,今川义元没有料到信长会偷袭,安然地在桶狭间休息。下午1点,天降大雨,信长突袭今川义元本阵,今川义元最终死于织田军手下。

今川义元

总大将的死亡致使全军大乱,今川军开始撤退,织田军赶紧收复失地。最终织田信长在桶狭间一战成名,不仅让家臣看到不是“尾张大傻瓜”的信长,也让其他战国大名看到一个雄主的诞生。

桶狭间之战后,今川家衰落。信长童年时候的好友松平元康脱离今川家在三河冈崎城独立,织田信长希望可以稳定后方,以方便自己攻略美浓斋藤氏。以此在年与松平元康结成同盟。而斋藤家的大名——斋藤义龙于年死亡,其儿子斋藤龙兴不成器,这也为信长攻略美浓铺平了道路。

美浓攻略示意图

为了顺利攻略美浓,织田信长还与斋藤家北面的浅井长征结盟,并将自己的妹妹,有着“战国第一美人”之称的织田市嫁给浅井长政。

岐阜城天守阁

织田信长于年开始攻略美浓,花了四年才打败斋藤氏,其中斋藤龙兴虽然无能,但仍有家臣支持,勉强可以抵挡信长的入侵。信长攻略美浓也不是一帆风顺,在丹羽秀长、河尻秀隆、森可成、木下秀吉(日后的丰臣秀吉)等家臣帮助下,攻占了一些地盘。在年,信长改用离间计,策反了美浓三人众(稻叶一铁、氏家卜全、安藤守就)。最终攻占稻叶山城,美浓落入织田家手中。

“天下布武”之章

信长将居城迁至稻叶山城,并将此城改名为岐阜城,取用西周“凤鸣岐山”的典故。永禄十年(),一个僧人给予信长“天下布武”之印。从此,信长就以“天下布武”为目标,准备统一全日本。

上洛

永禄八年(),就在织田信长还在如火如荼攻略美浓时,京都发生了巨变。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辉被三好三人众、松永久秀弑杀,并拥立了傀儡将军,企图掌控室町幕府。幕府的家臣们将足利义辉的弟弟足利义昭救下,并不停地寻求其他大名帮助,以匡扶幕府。

足利义昭

信长刚刚拿下美浓,足利义昭就向信长寻求帮助。前来说服信长的人就是明智光秀。信长的目标就是称霸,若可以借助将军之名,顺利上洛,自然对织田家的称霸有很大帮助。当然,足利义昭也需要织田信长这样强大的势力作支撑,所以,其实双方是在相互利用。

年形势图

永禄十一年()八月,信长从岐阜出发,前往京都匡扶幕府。这时,织田家形势大好,后方有德川家康的同盟,上洛路上有浅井家作支援。信长只需打败路上的六角家和盘踞在京都的三好家。

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浅井长政合军兵杀向京都,他们的第一站是六角家。联军顺利地攻下观音寺城并拉拢了近江豪族蒲生氏。而就在此时,三好三人众和松永久秀发生内控。松永久秀和三好义继宣布投降,信长这次的上洛之战非常顺利。

京都回到足利义昭的手上,但并不代表足利幕府可以重回光荣,织田信长完全将足利义昭当作吉祥物,对于足利义昭作出诸多限制。同时信长利用幕府将军的名号,向近畿大名发动进攻。此时的信长,和当年将汉献帝迎入许昌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树大招风的信长开始引起其他势力的不满。

信长包围网

年。信长对于足利义昭的限制再一次升级。足利义昭已经受不了信长对他的种种限制,他向各地的大名发信,希望他们起兵讨伐信长。

由于朝仓义景无视信长的上洛命令,信长就亲自派兵征讨朝仓家。朝仓家在越前国,信长只需经过浅井家的近江国就可以顺利入侵越前。但刚好浅井与朝仓是同盟,这样使得浅井家很难做。对于浅井来说,朝仓与他们更亲,而且信长已是众矢之的。所以就在织田军越过近江,在越前大败朝仓家时,浅井长政选择背叛信长。

据说信长的妹妹阿市向信长给了一袋豆子,袋子的两端被线缝得密实,信长看到马上会意,知道浅井朝仓将会前后夹击。信长留下木下秀吉、德川家康等人殿后,自己快马逃回京都。被盟友背叛的信长很愤怒,很快他与德川家康一同与浅井朝仓联军在姊川中大战,最终信长胜利。到此是第一次信长包围网。

织田永乐通宝军旗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而且第二次包围网,信长面对的敌人更加多。

这一次,信长由于宗教问题,吸引了一大堆信仰佛教的大名以及佛教势力的打击。在信长讨伐三好三人众的时候,石山本愿寺支援三好。后来,浅井朝仓联军驻扎在佛教名山比叡山,比叡山支援浅井朝仓,信长得知后,火烧比叡山,将文物付之一炬,又对山上僧尼百姓残忍屠杀。之后,织田信长得到了“第六天魔王”和“佛敌”的称呼。这一次,引起了东方一只猛虎的注意。

比叡山一景

这只猛虎就是“甲斐之虎”武田信玄,他本人是虔诚的佛教徒,他对信长火烧比叡山很愤怒,于是带领人经过远江、三河准备上洛,以讨伐信长。于元龟三年()在远江三方原中大败信长盟友德川家康。信长此时连援兵也不能多派给家康,如果武田信玄继续入侵,信长将无法抵挡。

三方原之战

元龟四年()的新年刚过,原本一路猛进的武田信玄却于阵中病逝,武田军只好退军,这给信长一次喘息的机会,命运之神还是眷顾信长。这也标志着第二次信长包围网的失败。信长先是废掉足利义昭的将军之位,室町幕府从此灭亡,然后信长将浅井朝仓还有各地的一向一揆(一向宗信徒动乱)。而战胜浅井朝仓后,信长残忍地将浅井长政等重要人物的头骨做成酒杯,在宴会上饮酒,其残忍的本性使得家臣们害怕。

武田信玄

武田家并没有停止对织田信长的讨伐,武田信玄的继承者武田胜赖于天正二年()入侵德川家的领土,而在天正三年()武田胜赖效仿父亲,大军亲征信长,但却被织田、德川联军大败于长篠,武田家一众大将阵亡。从此,武田家的领土被德川家逐渐侵蚀。

年局势图

武田家失败后,东北方的“越后之龙”上杉谦信也开始讨伐信长,组建起第三次信长包围网()。但上杉谦信同样倒在了上洛之路上。上杉谦信的死,注定了已经没有人可以阻挡信长统一了。

平安乐土

天正三年(),信长将家督之位传给自己的嫡长子织田信忠,自己隐居,但织田家的重大事务仍由信长管理,但这既可以稳定内部,又可以培养接班人。次年一月,信长在琵琶湖岸边修筑安土城。安土城富丽堂皇,连西方的传教士也称赞“可以与欧洲任何一座城堡媲美”。

狩野永德作《安土城图》

日本的年代划分中有人将室町幕府覆灭到德川家康建立江户幕府期间(-)称为安土桃山时代,安土就是指织田信长统治的年代。

从上杉谦信死亡后,信长开始将势力扩张至越中、中国(中原之意,本州岛南端)、关东、四国等地。同时也派遣自己的得力干将作为军团长去东征西讨。

年局势图

在年2月,武田信玄的女婿木曾义昌投降织田家,木曾义昌带领着织田、德川进攻武田家,另一边,北条氏政也对武田家的东面发动进攻。奄奄一息的武田家已经不是这三家的对手,在一个月不够的时间内,武田家覆灭。信长也接管了武田家的甲斐、信浓等地。

此时,织田家形势大好:

中国方面,有羽柴秀吉对抗毛利家

越中方面,有柴田胜家对抗上杉家

甲斐,有泷川一益对抗北条家

四国,则有丹羽秀长、织田信孝

东海道又有同盟德川家康的守卫

这样再过两三年,日本便可以在信长的领导下,走向统一,结束百年战国乱世。但就在此时,悲剧发生了。

命丧本能寺

天正十年()五月,织田信长在新建成的安土城宴请德川家康、穴山梅雪等盟友。明智光秀担任管理饭菜的人员,但五月的闷热天气使鱼更容易变质,因此信长责备了明智光秀。据《明智军记》所记载,因光秀准备的接待餐宴质量不佳,织田信长令其随从森兰丸敲光秀的头。这就是本能寺之变的导火线。

信长对光秀当众暴打

这是本能寺发生的其中一个说法,关于为何明智光秀要发动本能寺之变在史学界有很多说法,诸如“报复说”“妒忌说”“足利义昭指使说”“公家背后搞鬼说”“传教士指使说”甚至还有阴谋论指向是秀吉、家康所为。关于明智光秀的动机我打算以后专门写一篇来介绍。

明智光秀

5月29日,信长刚刚过了自己的49岁生日,他与继承人织田信忠准备出征毛利而停留在京都本能寺居住。6月2日,明智光秀带兵靠近本能寺,并向部下大喊“敌在本能寺!”,随后包围本能寺。信长半夜惊醒,他看到火光冲天,一问近侍森兰丸,知道是明智军,他奋勇杀死几个上前的士兵,但仍负伤退下。最后知道大势已去,便切腹而死。他的儿子织田信忠同样在二条御所中抗击明智军,最后同样自杀。

一代枭雄织田信长就在壮年时期死去,带给后人无尽的惋惜。信长的一生似乎和《敦盛》中“人间五十年,如梦又似幻”相吻合。

为政措施

上面信长的故事大家看得津津有味,以下部分就更加深入探讨历史。

政治上,信长对于室町幕府肯定是藐视,但在对天皇的态度上,则有“轻视说”和“尊重说”。

“轻视说”是指信长只希望天皇作为自己的傀儡,信长可利用天皇的名义发号施令,就像曹操利用汉献帝那样。在天正九年(),信长在京都阅兵,此举被认为是信长在天皇面前展现实力,并向天皇施压。

“尊重说”是指信长一心帮助天皇,天皇在战国时期已经是穷困潦倒,信长有财力可以支助天皇。另外,天皇向信长表示过让位,但信长没有答应,心中应该还是对天皇有一丝的尊敬。

织田信长观看表演

经济上,信长推行“乐市乐座”政策。战国乱世中,诸多大名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关卡林立,严重阻碍经济发展。信长所在的尾张国地势优越,于是废除关卡,设立“乐市”,因此信长是一个富有的大名。另外,信长鼓励海外贸易,其开放的态度,吸引了众多西洋商人与他贸易。

军事上,除了以天下统一为目标的“天下布武”,还有兵农分离制度,战国时期大名打仗大多利用平时领地上的农民,但往往战斗力不足,农民一时打仗,一时耕种,不能同时兼顾。信长采取兵农分离,建立一支强大的常备兵部队,农民、手工业者又可以重视生产,为军队作战做后备。兵农分离日后被众多大名效仿,也证明了它是符合时代需求的。

信长之墓

宗教上,信长的态度有些暧昧。传教士佛罗伊斯的《日本史》认为信长是无神论者,而信长自称自己信仰法华宗。信长在对待宗教上有些矛盾,他虽信仰佛教,但对本愿寺、一向宗等佛教势力打压,还做出火烧比叡山的事;另外,信长对基督教有扶持之意,但没有信仰之心,这可能只体现他喜爱西方文化,希望用基督教势力打击一向宗。而我认为信长的宗教方针是为他的政治服务,一向宗的动乱经常导致了教徒自治,不利于信长统一全国,而对于基督教,信长只是帮助,没有像“切支丹大名”(基督教大名,如九州的大友宗麟)一样极力扶持基督教势力。总体来说,信长支持俗权大于教权,反对宗教势力过多干涉自己。

人物评价

传教士路易斯·弗洛伊斯:“他轻蔑所有日本王侯,恰如对下僚一般越过肩膀与他们说话。而人们恰如对绝对君主那样服从他。即使战运背于自己,他也是心气广阔,很有耐心。

徐光启《海防迂说》:此人(指织田信长)智计叵测,十倍秀吉;假之数年,必为我大患,而忽为其部下亚奇支(明智光秀)所弑。

以上都是当时的人对织田信长的评价,皆对信长有极高的评价。

在江户时代,江户文人賴山陽的《日本外史》中也对信长有极高的评价,这大概因为幕府统治者德川氏得益于信长,因此賴山陽也因此称赞信长。

明治维新后,明治政府于年建立织田信长神社,在大正六年()信长被追封为正榜首,说明信长在政府层面还是有正面形象。

二战后,对于信长的形象转向了改革者和破坏者。信长极具创新的思维非常符合二战后日本政治现代化的改革,同时,信长曾经火烧比叡山和镇压一向一揆使他被认为是文物破坏者和暴君。

而在日本人心中,信长绝对是一个英雄,他带领织田家走向辉煌,却在差不多胜利的时候去世,霸业无法实现,这当中或许有对英雄的惋惜。很多人纷纷猜测,如果信长统一了日本会怎样?这些猜测同样证明了信长在人们心中是一个英雄。

上面是年日本电视台的一个投票,其标题是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前20名,里面织田信长位居第一,在其他的最喜爱历史人物投票中,信长即使没有第一,但也稳居前三。另外,光荣公司中两大历史模拟游戏——《信长之野望》和《三国志》,分别对应日本战国和中国的三国时代,光荣用信长代表了日本战国,说明织田信长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

这里就给信长一个中肯的评价吧。信长虽然手中沾满鲜血,性格暴烈,但哪一个枭雄不是这样。日本人喜欢将曹操与信长对比,在我眼中,曹操比信长幸运,曹操可以安享晚年,手上的基业也可以顺利传给继承人,但信长却死于不幸,织田家也没有像样的继承人,虽是枭雄,命却不一。此外,信长的创新的眼光是当时没有人可以达到,他喜爱西洋望远镜,又认可地球是圆的,对于铁炮等新型武器又可以加以利用。另外,战国乱世持续了百年,信长一生耕耘,给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留下基业,为日后日本的统一打下基础。总的来说,织田信长是一个有眼光的英雄。

预告:织田信长死后,日本将会何去何从,杀人凶手明智光秀下场又会如何。敬请期待下一期"“人物百科——丰臣秀吉”

参考书目(当然也是推荐阅读)

《重订日本外史》[日]賴山陽北京大学出版社

《日本战国史》陈杰/著陕西人民出版社

《信长公记》[日]太田牛一

喜欢就







































治疗白癜风的有效偏方
白殿疯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eensmallstation.com/jczl/402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