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鱼本墓志览言

仓史微入古秀独出唐·鱼本墓志花好花好览言引言

丁酉荷月,丁社秋季雅集之际,邵晨兄携《鱼本墓志》一册相眎,观者皆羡美不已。其后,余力求之于阛阓,获朱、墨拓本十数纸,以备品骘。嘉平上浣,寒窗无事。余展拓于冷香轩,见其字法能化篆隶入楷,诚为美迹。观之如鳞甲游于寰宇,尊彝寘于庙堂!恐其汩没,遂为此文。

传世志铭,以北朝及李唐为盛。北朝人作铭,必求于精美。非贵冑显士,无敢滥制。故能美多而俗尠。唐人志铭,虽斲石无数,然俗多而美尠。盖因其时公卿屠贩,皆可伐石栞刻之故也!余今觏《鱼本墓志》,若荒蔓土苴中乍见石华炳麟哉!

唐·鱼本墓志墨拓本

《鱼本墓志》,全称《唐故处士鱼君墓志铭》。刻于唐高宗上元三年,即公元六七六年。撰文、书丹、栞石者皆无考。正书二十六行,满行二十七字,凡六百八十七字。其文华美,兹录于此。

唐故处士鱼君墓志铭并序

君讳本,字僧惠。其先,京兆栎阳人也!昔天命玄鸟,瑶筐降诞圣之符;□归白狼,金钩肇兴王之运。暨乎!胤商疏胄,微子膺三恪之尊;启宋承家,左师冠六卿之首。因王父以命氏声蔼,麟经传翼。子以俦荣,芳腾凤篆。备诸家谍,可略言欤!祖弘,周朝散大夫。父闰,随立信尉。积仁基义,纬武经文。宝算传晖,金籯迭映。君少微降秀,天爵充符。夙轻轩冕,少屏尘杂。草玄杨宅,门无卿相之舆;齐物荘园,书有鵾鹏之致。太初明月,独映清襟;叔夜松风,自芬兰质。不矫性以循古,不力行以偶时。空有两忘,语默双谢。升堂罕窥其奥,瞻海莫际其澜。虽徐生杰出之姿,孟氏晧然之气,以君比焉,诚篾如也!宜享兹介福,永保遐龄。岂谓梦轸赠瑰,俄闻属纩。悲緾怀木,倏睹歼良。粤以上元三年二月十七日遘疾,终于私第。春秋六十六。悲夫!脩短有命,福善徒言。报施在天,与人无验。即以其年龙集景子四月戊戌朔廿三日庚申,迁定于洛阳县清风乡和仁里。礼也!青乌莁兆,滕公之隧遽开;白鹤占坟,卫侯之铭行閟。君生平素意,重公理之林泉;畴昔襟期,想孤竹之余烈。所以牛亭引定,斜邻仲氏之园;马鬣新封,俯对叔齐之庙。有子二人等,孝感浮珍,哀緾集蓼。俯寒泉而永慕,叩地无追;仰风树而兴哀,终天网极。将恐舟移闇壑,豫章迷絮酒之宾;水变桑田,延陵无挂剑之所。式刊贞琬,缉美泉扃。其词曰:

封商辅帝,灭夏兴王。天纵英哲,神归会昌。氏源中代,族茂前缃。日祖日父,为龙为光。其一。星象秀气,岳渎英灵。惟君载诞,歧嶷夙成。容止可则,喜愠不形。德为时表,孝实天经。其二。依仁虚室,销声帝里。仲子前林,潘生后市。玄心独秀,雄情孤歭。澄陂靡测,高山仰止。其三。与仁徒语,忌鸟呈灾。巫阳虽召,魂兮不来。易箦俄及,拊剑兴哀。孀帷掩箧,雨泗循陔。其四。问兆朋龟,占坟惊鹤。却邻印阜,前临温洛。地号天心,田偁负郭。式遵先远,此焉攸托。其五。周箫哀而夜舟逝,楚挽愤而朝露晞。晦愁云于丹旐,咽悲风于素骐。感百龄之先閟,痛九原之未归。庶穹壤以相毕,播金石以传徽。其六。

唐初,欧虞褚承前朝遗风,趋向楷则,各擅专美。引领书坛,艳称当世。流风所被,墓志亦然。故,当时墓志之笔大抵以元魏或陈隋为宗,再融欧虞褚之任一。综观之,似分崇所尚,各有立异。实则窘于疲靡,困于一律。《鱼本墓志》接而踵之,然有三善:书风融合,字画工妙,此一善也!篆隶楷化、字法高古,此二善也!深谙楷则,妙易点横。此三善也!

其一,书风融合,字画工妙。

细审《鱼本墓志》书风,论以十分:有元魏墓志之遒婉明秀四分;陈隋墓志之瘦硬劲峭三分;欧书之清劲严正一分;虞书之宽和温润一分;褚书之绰约灵动一分。《鱼本墓志》于一字之内,融五种书风,兼而有之,时而出之。以十分论,虽可明晰,却不免人为之嫌。正合孙虔礼“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之论。古今形韵,挥洒其间。遴选数例如下。

笔笔皆绍元魏皇族墓志,亦有唐初风骨。

承元魏笔法,字势敛动趋静。

字貌近北朝。撇捺虽左右开张,然末端已具唐楷形态。字势亦较北朝端正。

寘于隋人书迹中当不可辩。

隋人清瘦犹在。竖弯钩末端有隶书燕尾形态。此亦欧阳信本之法。

点画深得虞书温文尔雅、珠圆玉润之韵。

“尊”部与褚书之灵动绰约极合,“辶”部仍为元魏面目。

其二,篆隶楷化、字法高古。

傅青主言:“楷书不知篆隶之变,任写到妙处,终是俗格。”余附言:“知变而知用,犹胜知变而不知用。”以唐楷论,能如此者,莫若欧颜两家。颜虽稍晚,若论及此,不可或缺,故而并言。今观《鱼本墓志》,可为第三家。字体即成,非一朝之功,皆有递迁。亦如隶变之初,隶法不能尽脱篆籀笔旨一般。隋唐,楷则大备,尽脱隶意。三家仍问古于篆隶,殊为难得。欧取分隶之形,颜取篆籀之笔,《鱼本墓志》取篆隶之字。三辙同归,皆能古秀。试胪列之。

选欧、颜各一字为例。

末笔竖弯钩取隶尾形态,欧书如此。范字选自欧书《九成宫醴泉铭》。

颜书奇伟雄强,颇合篆籀气。除中锋行笔外,又能以篆籀笔法入楷。其一,“冂”部折处以小篆“婉而通”笔法为之;其二,“口”部折处,则为籀书断笔之法。范字选自颜书《勤礼碑》。

摭《鱼本墓志》数字,观其别于欧颜之法。

“巛”拟发形。汉隶、唐楷皆已省作两点。独《鱼本墓志》作此。

末笔转折将小篆楷化。

此为“年”之正字。以“禾千”结构作楷。

“示”部“二”下三竖笔拟小篆笔势,中竖不接横笔,乃拟战汉简帛字法;末笔有小折弯,颇可翫味。既强化穿插,又有“示”部承托“申”部之感。

亦从小篆字法。

小篆中部“×”形本拟编织簸箕之竹木纹理。《鱼本墓志》于此处从字原。与之类似者尚有“基”字。

“白”下加“川”为“泉”之古字。楷书化“川”为“巛”形。

从金文字法。

战国之际,即将“鱼”尾讹为“火”形。

“金”部写法,于汉隶、汉印中屡见。

字法同隶书。

末笔从隶书,写作“乚”形。颜书亦用此法。

《鱼本墓志》有使用异体、古文之例。

此字异写为“木”加“十”,极少见。六十年后,即唐开元二十四年,隶书名家史惟则于《大智禅师碑》中从此法。

“冂”内加“又”为“网”之俗体。俗体属异体范畴。两者虽皆非正体,却广传民间,亦可为研究之例。

《说文》载,“庙”之古文作“庿”。

其三,深谙楷则,妙易点横。

《鱼本墓志》遇点横或撇横之笔时,偶易为短横。选字为证。

首笔应作点或短撇,此字为短横。

首笔应作点,此字为短横。

首笔应作点或短撇,此字为短横。

字内易竖点为横点。既生新奇,又无碍辨识。横点虽小,书胆极大!诚异禀也!

综言之,弗论篆隶楷化、异体古文、易点为横,《鱼本墓志》所得要旨乃“微入”二字。即,取舍合度,以少为妙。不以宾而夺主,不以多而炫技,不以奥而塞口。运变化于情理之中,得真谛于法度之外。

文字肇兴,历代屡变。削繁爲简,古意渐泯。隋末唐初,楷则趋善,颓势未止。《鱼本墓志》,取天壤遗字于荒寂,融籀篆分隶于楷则。不废仓史,在意隋唐。此以仓颉、史籀代指文字之原。刊于贞琬,传之久远。今世睹者,可知书家渊通文字,必为当时博雅之士。故余叹曰:以李唐近三百年志铭之众,若剜苔剔藓,可储于箧笥者无多,《鱼本墓志》堪为一品。其功不在书艺,而在传古矣!

王梦楼云:“书法不从篆隶入,譬如河迷星海、树陨灵根。欲其奔腾畅茂,不可得也!”言之谆谆,习书者挥洒抒写之际,当知原溯流,才可纵横笔墨,驰骋古今。

撰文

梁选锋

字例

梁选锋

编辑

梁选锋

配图

梁选锋傅立成

释文

梁选锋傅立成

唐·鱼本墓志剪裱本选页

纵笔漫书神缱绻横刀精刻意翩跹

敔堂丹铭墨苑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白癜风土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eensmallstation.com/jczl/481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