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曲支前故事解放太原支前的点滴回忆邢

著名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pf/bdfyy/bdfzj/

阳曲县是革命老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英勇战斗、参战支前,为抵御外来侵略,实现民族解放,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讲好支前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实现中国梦想。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阳曲支前故事第34期:解放太原支前的点滴回忆邢富丰的故事。

解放太原支前的点滴回忆——邢富丰

我生于年农历的7月17日,老家是古交市梭峪乡鱼龙庄村。年我才13岁就从村里出来当兵,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年10月由弓太茂、张根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年5月,国家实行干部离退休政策后第一批离休,享受副厅级待遇,古交区委还给我发了证书和纪念章。

太原解放58年了,但解放太原支前时的一幕幕情景就象发生在昨天一样,时不时的涌现在眼前。

年春,组织上叫我回到区上搞支前工作。当时阳曲县西一区的驻地在嘉乐泉,张庚绪是代理区长。我回到嘉乐泉后,组织上给我的任务是成立运输队到战场上支前。我担任营长,带上李马举(后任古交工矿区人大主任),带领运输队从米家庄驮上粮食,往汾阳边上送。当时交城县县长周风鸣叫我去开会说:“梁部长(八分区的组织部部长梁树棠)从晋中打来电话说,晋中有30万部队没有粮食吃,你明天用一天的时间必须把粮食送到神堂底”。我和李马举马上把运输队的人组织起来,动员大家赶紧出发,一直走到半夜,人和牲口都疲惫之极,休息了一阵才赶到神堂底,送给部队后又往回返。

晋中战役打响后,基本上是白天休息,晚上出发跟着八路军的正规部队前进。运输队驮的都是八二迫击炮和黄色炸药,一直跟随部队打下了峪口、义儿上等村庄,又打到交城县城。打交城时,晚上开始进攻,天不亮就打到城关了。后来又转移到西谷,住了四五天,后勤部还给我们发了一些手榴弹。这时,晋中其他县的敌人逃窜到西谷村附近的山里,到处是枪炮声,我们躲在村子里也不敢睡觉。我爬到大门顶上观察敌情时,突然发现有个穿破军装的人背着袋子,气喘吁吁地往村里跑。我隐蔽起来,等他到了大门口时,我一下子跳下去高声大喊:不准动!那人乖乖地把东西扔到地下举起手投降。经询问得知,这是阎匪军部队的一个事务长,身上背的是票子。当时我二十来岁,身强力壮,一个人就把这个逃兵俘虏押送到了我们部队的司令部。运输队其他人也想立功,就悄悄地到村外的河滩里抓逃兵,时不时就逮个俘虏回来了。这次战斗快结束时,八路军的太行部队从前线押送下来一批又一批的阎军俘虏,在我们住的院子里进行简单的归整后,就又押送到后方去集训了。我听说,那次战役还活捉了阎锡山的省政府主席赵承绶。

随后,我们又跟上部队往前走,晚上只能看正规部队用白石灰画下的白色箭头行军,人有很多。行军到太原南偃时,有一个地主武装组织起来的返乡团,在半山腰筑的一个碉堡中顽固抵抗。我们运输队卸了一些黄色炸药,部队一下子就把那个炮台炸掉了。我们又往北偃走,山上还有许多敌人的炮台向我们打炮、打冷枪。沿途一直有阎锡山的飞机轰炸,我们又从北偃返到南偃住下来。晚上司令部让我把交城运输队的一个排也管起来。我的通信员外号叫“疤千河”,古交窑子疙瘩村人。刚睡下,通讯员就来告我,村里的老百姓有人哭呢,说是运输队的人把老百姓的皮袄拿了,西瓜吃了。我赶紧起来给运输队员开会,严肃地对他们说:我们是跟着八路军解救人民的,应该遵守纪律,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能随便拿老百姓的东西,必须送回去。

我说的话还挺有威力,拿了老百姓烟袋、皮袄的人都把东西还给老百姓,吃了的西瓜都折了价、赔了钱。

当时解放军的部队已经打到了前北屯、后北屯。根据组织安排,我们的运输队就近驻扎在南、北偃,负责给部队运送黄色炸药等军用物资。

解放军的部队把山下的敌人消灭掉不少,但山上还有七八个炮台就是攻不下来,所以我们在南偃住了七八天。中间还把黄色炸药送到西山白家庄打敌人。第八天,阎锡山匪军的三架飞机到南偃轰炸,我当时很着急,在家里呆不住就往外走,一到大门口,看见对面门道里有七八个交城人,大门隔壁还有一口水井,一匹马站在井口。我赶紧往回拉这匹马,正拉的过程中,一颗炸弹扔了下来,炸得我就昏过去了。好一阵子醒过来睁开眼一看,满世界都是黄土,眼黑的啥也看不见,我只好摸黑回到住的屋。在屋里一考虑,不能在房子里待着,万一房子炸塌,就把人压住了,赶紧又跑出来。出来一看,我刚才站的大门已经劈倒了一半,隔壁的那口水井已经塌了,马被炸的血肉横飞,鲜血染红的水流得到处都是,简直成了“水海子”,可见这个炮弹的威力有多大。我一看这情况,赶紧叫上我们的运输队员跑到河滩里,钻进红豆架下面,躺着朝天看敌人的飞机在天上飞来飞去扔炸弹轰炸。黄昏回到村里一看,棺材摆了很多,原来是交城运输队的人一直呆在屋里,损失很大。我跑到了后勤部,领导一见面就着急地问我“你们的人怎么样?”我说:“我们的人没有伤亡”。领导说:“那就好,你们赶紧撤退吧。”于是,我就带上运输队的人到了牛家安顿下来。我一个人去晋祠八分区指挥部,县民政局长赵鹏给我们开好了完工证,我连夜带队上了狐偃山,看到几间没人住的空房子就住了一夜。第二天从平川下来,回到西曲交待任务时,碰上李拴虎正在组织他们村的民兵到四区去打游击。

我们回到嘉乐泉没有几天,太原战役就开始了。

区委书记白秀章给我派了四个通信员,让我带四个连的运输队到太原战役支前。我们从西阳曲县委所在地老书寺村起身,第一连在后岭底,第二连在前岭底,第三连已经上了高足梁,第四连还没有出发,可见人是很多啊!我们驮着粮食、器材,浩浩荡荡到了东黄水,过了大盂,一直到了阳曲县五区驻地辛庄村。当时指挥部设在东黄水,刘源洁(古交区第一任区委书记)还去下过乡,当时刘源洁是县委办公室主任,东西阳曲还没有合并。我们的运输队驻扎在故县村,往前线驮门板、麻袋、干草等。从这以后,我就一直带领运输队支前。

一次回到东黄水,李马举病倒了,身上长了疥疮,没人照顾。我就到东黄水找支前指挥部的秘书张庚绪请假。我看到在指挥房檐下有个身材魁梧的人低着头在思考,张庚绪给我介绍说,这就是华国锋政委。华政委和蔼的向我打了招呼,让张庚绪接待我。老张给我简单介绍了当时的战斗情况,并让通信员给我送来一套缴获的棉衣。他考虑到我们前一段确实很辛苦,就准了假。有一个儿不高、圆脸的后生,我记得好像是安庄人,赶了头毛驴驮上李马举,第二天把他送回家,我也回到鱼龙庄家里。不久,太原战役基本结束了。

监制:张秀丽编审:赵治军

责编:员盼编辑:俊娇

配音:王继涛

我就知道你“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eensmallstation.com/jczl/716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