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好玩历史游戏的朋友对手光荣光荣公司发行的《三国志》以及《信长之野望》两作应该不会陌生。不过玩家不难发现,《三国志》里的曹操和《信长之野望》的织田信长形象竟然出奇得相似,纵观中日两国的历史,曹操和信长确有其相像的地方。
曹操与织田信长,都崛起于乱世,一个是日本战国时代称霸畿内风云一时的大名人,一个是三国时代割据中国北方的魏王,他们虽然相距千年,远隔千山万水,但是却存在许多极其相似的地方:两人都出生于乱世中的富贵之家。年少时两人都很无赖;在有生之年,两人都没能完成统一大业。曹操的大业最后是被自己的家臣司马家族统一。而信长的是被那个妄图让天皇迁都北京的丰臣秀吉完成;而他们的两位后继者们,也有类似之处,统一的年代都很短暂;两位的用人都是为才是举。行政处事也是异于常人。
曹操最后以“奸雄”的称号流传千古,而织田信长也以“第六天魔王”的名号闻达于世,由精神分析的观点比较曹操与织田信长这两个不同时空、不同地域的人物会发现这种历史的机缘巧合绝非偶然。
相似的历史背景与时代主题
美国的精神分析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认为社会文化因素对心理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曹操与织田信长所在的时代主题与历史背景得到相应的印证。
曹操身处的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时代以后又一个较长时期战乱频发的时代。虽然真正的三国鼎立只有三四十年(~年),但是纷争局面长达九十年(~年)之久,由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到司马炎统一中国,军阀混战,民生凋敝,用曹操自己的话说就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织田信长则生活在日本战国时代(~年),以“应仁之乱”为前点,德川家康于大阪夏之阵打败丰臣秀吉为终结,也是大名之间互相攻伐、民不聊生的时代。
这样相似的历史背景下,统一无疑是这个时代的主题。曾经有人把战国日本的统一比作一块大饼,而织田信长就是那个种麦子的人,丰臣秀吉是收获麦子的人,德川家康是拿麦子去做饼的人,换言之,和曹操一样,织田信长也是奠定乱世重归统一的关键人物。在这个崇尚武力、权利统一的时代,曹操和织田信长都野心勃勃,志在一统天下。为达到这样的人生目标,他们都有着矛盾的性格,一方面是“求才若渴”的虚怀若谷,另一方面是“横扫天下”的霸道无匹。曹操对人才的爱惜,在他的短歌行当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同时对于造成威胁或反对他的人他又是残忍嗜杀、毫不留情。如孔融,因为忠于汉室,反对曹操“封建诸侯”,被曹操满门抄斩。无独有偶,织田信长也是如此,为了给予朝仓与浅井致命一击,并教训一下拥兵自重的比睿山,信长放火烧掉了比睿山所有建筑物,不但杀死寺庙的人员,连无辜的民众也惨遭杀害,而对于长岛一向一揆,信长拒不接纳投降,烧杀所有人员,这也是信长“佛敌”和“第六天魔王”称号的来源。
相似的家庭出身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家庭出身对于人的影响是很大的。良好的家庭出身,从一开始就是财富,如与曹操身处同一时代的袁绍,虽然能力不及曹操,但是官渡之战前俨然是第一霸主,因为袁绍出生于“四世三公”之家,显贵的出身使其拥有强大的人脉以及独特的魅力,同时造成了他刚愎自用、爱慕虚名的性格。曹操则出生于宦官之家,虽然富甲一方,但是却为人所不齿,所以世人常以“赘阉遗丑”、“阉人之后”来讽刺和诋毁他。织田信长的家族则是室町幕府“三管”之一斯波家家臣的家臣,虽然信长之父“尾张之虎”织田信秀凭借自己的能力架空了守护,成为尾张真正的主人,但是其地位与世居本土的“守护大名”有着很大的差距。战国大名有两种,一种就是如织田信秀这般,通过“下克上”代替原本的守护大名,另一种则是由守护大名直接过渡为战国大名,如出身显赫的今川家,他与将军足利家同出一族。所以,桶狭间之战的时候,今川义元完全没有把织田信长放在眼里,犯了轻敌的错误,被织田信长所击溃。
出生并不显赫的曹操与织田信长在自己的时代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务实”,“不得务虚名而处实祸”。官渡之战,曹操对战袁绍,袁绍虽然兵多将广,但是袁绍用人更多的是“作秀演戏,沽名钓誉,装点门面,自鸣得意”,所以袁绍是个极其自负的人,当田丰反对他,沮授威胁到他,他居然将最重要的两个谋士拒之不用。虽然袁绍门下也是“人才济济”,但是因为他本身“非海内知名,不得相见”,于是身边“徒有虚名”的人居多,这也是他失败的重要原因。相反,曹操就多了一些平民意识,更欣赏一些具备真才实学的人,注重德行,但是唯才是举。织田信长也遭遇到了一个战时都不忘记维持自己贵族气派的今川义元,描眉画齿,穿着厚重,所以也被信长杀得措手不及。
相似的童年经历
《三国志》对曹操早年的评价是“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所以“世人未之奇人,薄其为人”。从很多史料上都可以看到,少年曹操是一个不务正业、纨绔子弟的形象,而其父亲也是甚少管教的。曹操有诗说“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至于曹操的母亲史书上几乎没有提及,在曹操本人的文集作品当中也未曾出现,可见曹操与母亲的感情并不融洽。信长少年则以“尾张的大傻瓜”闻名于世,因为信长幼年顽劣不堪,经常穿着奇装异服与一群野孩子疯狂地玩耍,家臣除平手正秀之外无一不对这个继承人感到失望。纵观曹操与织田信长一生,他们无疑都有着残忍多疑的一面,这与他们童年期得不到至亲信任与关爱有着莫大的关联。
公众账号“趣历史”(账号:qulishi_v5)为您选编。
趣历史:讲述历史上那些有趣的事,欢迎!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权威北京哪个治白癜风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