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厉王止谤和抗日神剧被批,谈军事自媒体

执笔作剑书写生活挥洒豪情

在这里,告诉你最真实的军人生活

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他们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回归人民、回报人民,虽然脱下军装,他们依然是最可爱的人,永远是我们可亲可敬的战友。

——摘自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大校在3月29日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上答记者问。

前些天,作为一名军转干部,一名退役老兵,写了一篇反映部队对待军转干部的土规定土政策的问题的文章,文末提出了意见建议。从留言的情况看,也引起了很多战友的共鸣。让我意外的是,不到十二个小时,该文就被删除了。

说真的,对这件事我很愕然。因为就在两个月前,1月25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我和转业的战友们是曾经一起为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答记者问叫好和鼓掌的。

回顾一下当时的情景——

记者:近期部分新媒体平台刊发转载了一些复转军人撰写的文章,他们不仅回忆军旅生涯,表达对部队的感情,同时也对军队改革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请问对此有何评论?

吴谦:你提到的文章我看过一些。他们对军队的眷恋和关心让我想起两句诗:“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军转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在部队工作期间,他们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部队,离开部队以后,他们依然关心着军队的改革发展,对部队保有真挚的情感,让人深受感动。铁打的营盘不会忘记流水的兵。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始终关心、关爱着退役人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提高他们的优抚待遇。我们感谢老兵,也欢迎他们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更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所以,是谁在对国防部领导的指示精神阳奉阴违?采取那么low那么凶的手段呢?在短时间内就将一篇文章封杀?怪不得战友们经常说:上面的经是好经,就是被下面念歪了。

我想,也许不单单是言辞犀利这么简单的原因,也不是什么政治正确之类高大上的原因,而是里面的内容触动了某些人,更严格地讲是触动了他们的不当利益,是他们的丑恶面目在阳光之下一览无遗。在无力反驳之下,只好动用实为权力假托“民意”,“光明正大”的进行围追堵截。

如此防范正当权益的申述如同对待大敌当前,让人不得不想起一段西周旧事。

周厉王暴虐,百姓纷纷指责他。召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忍受不了暴政了!”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卫国的巫师,让卫国的巫师去监视批评国王的人,按照卫国的巫师的报告,就杀掉批评国王的人。国人不敢说话,路上相见,以目示意,不敢交谈。周厉王颇为得意,对召公说:“我能消除指责的言论,他们再也不敢吭声了!”

召公回答说:“你这样做是堵住人们的嘴。阻塞老百姓的嘴,好比阻塞河水。河流如果堵塞后再决堤,伤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人畅所欲言。所以君王处理政事,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而看不见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劝之责,君王的同宗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谆谆教导,元老们再进一步修饰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违背道理。老百姓有口,就像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人们用嘴巴发表议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能表露出来。人们以为好的就尽力实行,以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是增加衣食财富的途径啊。人们心中所想的通过嘴巴表达,他们考虑成熟以后,就自然流露出来,怎么可以堵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赞许的人还能有几个呢?”

周厉王不听,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过了三年,人们忍无可忍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个典故是历朝历代都牢记的。但说归说做归做,真正实行的,政通人和,只是用来进行标榜的,结果可想而知。

说实话,作为一名曾经从事过宣传工作的干部,我必须说,现在我们的某些媒体,已经把所谓的“讲政治”异化为单纯的“歌功颂德”甚至是纯粹的“溜须拍马”,“对”与“错”的区分标准就是看是不是符合上级(某个)领导的心意。领导满意,其他的都不重要。领导不满意,那就是天塌地陷的大事。于是乎,稿子的质量好不好,不是读者说了算,而是领导说了算,结果,很多在群众看来不可思议的稿件却在媒体上堂而皇之地刊登出来。底下还有一群人像模像样地进行跟帖,内容自然是一片叫好。不叫好也不行,凡是有异议的也登不出来,相信很多人在单位时都遇到过这种官方组织的跟帖行为,意义何在?估计除了粉饰太平之外,也就是体现一下领导的高瞻远瞩和英明领导。想当年,有多少战友是手上写着好好好,心中却是一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

新时代,新情况,很多老经验早已需要改进,但我们的很多官方媒体却还在用过去的纸媒思维在运营着现在互联网媒体。过去,编辑的任务就是在报纸上编稿件,至于稿件的反应如何,看不到也听不到,而各单位新闻干事在上稿就是一切的指导思想下,也都是赞歌一片,能听到什么真实的声音。这也是当时很多编辑牛气冲天的底气所在,皇帝女儿不愁嫁,你们求着我上稿,只要能上稿,哪怕是几十个字的简讯,也是天大的恩赐。这种感觉相信每一个干过新闻干事的战友都深有体会。在这种环境之下,从哪里去听真实的读者心声?又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好在,我们的官媒是强制订阅,不需要费心去







































哪里白癜风好治
白癜风医院诚信承诺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eensmallstation.com/jcwh/340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