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如负重致远,不可急躁。”
“以不自在为寻常事,则不觉不足。”“心生绝望时,当思先前困窘日。”“忍耐是长久根本。”“愤怒乃人生大敌。”“只知胜而不知败,自害其身。”“常思己过,勿怪人非。”“凡事过犹不及。”
——德川家康家训
说起德川家康,大家更多地看到的可能是他的功绩。他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平定了天下,创立了江户幕府,明确了公家和武家的职责范围,制定了《武家诸法度》,积极地同海外进行贸易……
“千辛万苦”四个字眼的背后,是我们想象不到的、贯穿人一生的隐忍、自制、小心翼翼、自省、修正、悟道、洞察人事、知天命…… 故事开始于德川家康的祖父一辈。乱世已持续多年,武士为了野心而战,百姓则苦不堪言。为了生存,所有人都要有所依附。领地的大小——乃是力量的象征。家康原姓松平,祖父清康是一介勇夫,拥有三河国的冈崎领地,力量远胜与其接壤的刈谷城水野氏。在一次应酬中,清康看上了水野忠政之妻华阳院(落发为尼之后的称谓),便把她要了来,当时她已为水野氏剩下四男一女,个个容貌端正,身体康健。为了保护水野氏的安泰,华阳院只好服从清康之命。然,世事无常,清康遇刺后,松平家势力衰落,力量亦远不及水野氏。而这时,松平氏有一内贼正串通历史逐渐扩张的织田信秀里应外合,企图将冈崎城据为己有。故,清康之子广忠必须接受与水野忠政(与华阳院)之女於大的婚事。此时的广忠已有妾室,并诞下一子。
不同于清康的果敢和勇猛,广忠是一个犹豫不决的懦弱的男子,在其父清康的强势阴影下愈显如此。他本是想暗中杀了於大的……
十四岁的於大已出落得十分美丽,说话干脆利落,柔顺的笑容背后隐藏着坚强和机敏。更重要的是,她能理解父亲的决定,和在乱世中生存的无奈。
然而,女人悲哀的命运,男人终是无法明白。人生浮华,生离死别,都如梦如幻。一女服侍二夫三夫,都不过为了子孙代代繁荣昌盛。
——这不仅是华阳院的命运,也一语成谶,成了於大日后的命运。
於大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善良,渐渐获取了广忠的信任和爱恋,之后的两年里,他们二人体会到了或许是乱世中最为珍贵和稀有的伉俪之情。直到诞下了德川家康(松平氏长男竹千代),於大整日一心向佛,祈祷佛祖能让她诞生下一个可以终结乱世的孩子。她做了许多努力……
天文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六(公元年1月13日)竹千代诞生。整个松平氏为之振奋。与此同时,广忠之妾阿久也诞下一子,与竹千代公子同时刻出生,注定了这个孩子的命运——遁入佛门。
乱世是残酷的。残酷的不仅有战场上的针锋相对,更有日常的权谋诡计,还有无穷无尽的生离死别……身不由己,应该是每个悲剧时代悲剧的根源。
家康三岁时,於大被迫离开冈崎城。原因是水野氏投奔了织田家,而松平家选择和今川家同进同退。六岁,家康作为人质启程。原计划是送往今川家,不料在途中被劫持到了织田家。从容的家康在热田度过了两年的时光,正是这两年,家康结识了当时还是吉法师的织田信长。信长的粗野性格和大志向影响了家康年幼的心,也是在此时,二人达成了某种信义上的一致。
你看,命运就是这么不可捉摸。二人的相遇,我认为是乱世终结、曙光来临的前兆。有人说,世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这一对挚友的相遇,也一定是命运之轮的杰作。因为,二人的志向都是——终结乱世,天下一统。
信长长家康十岁。信长武运昌隆之时,提出了“天下布武”,信长认为,太平要靠武力的来解决。以武制武,方能互相制衡,达到一个和谐的境界。然而,信长还是太着急,当时的武士还未厌倦战争,大家摩拳擦掌,还想为主公效力获得出人头地的机会。让武灭,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信长确实在一定时间内,用他的强权抑制了小藩的轻举妄动。大藩之间互相制衡,这给日后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大业垫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只是,三十多岁的信长丧生于本能寺,未能完成志向,呜呼哀哉,此乃后话。
家康八岁时,广忠被刺杀,冈崎城没了主公,今川义元趁机夺去了冈崎,声称为家康暂管冈崎,待他成年后方物归原主。从此,家康开始了在骏府(今川家)十余年的人质生活。
在骏府,有祖母华阳院的守护,还有雪斋禅师的教导,还有生母於大的暗中照料。家康是不幸的,但同时又是极幸运的。苦难的境遇磨练了他的意志,雪斋禅师的教导让他明白了世事道理,祖母和母亲的爱则完善了他的人格。
十九岁的家康在家老们的计谋之下,才得已重返冈崎城,继任城主。然而,刚安定下来,领地内一向宗暴乱,家康十分苦恼。既是自己的领民,又是口口声声要置自己于死地的敌人。该怎么办?於大给他支招——要以德行服天下,慢慢让领民们明白谁才是他们的救世主。小不忍则乱大谋,家康终于在母亲的指引下平复了内乱。同时,他深感佛陀的旨意是多么慈悲无边,因此走向了佛心大开之路。
当了城主,就要率兵打仗。初战出其不意地未损一兵一卒就大胜,是战略的成功。好不容易势力范围扩大到了远江,却在与武田信玄的三方原合战中惨败,遭遇了灭顶之灾,这一役令每一位德川家臣刻骨铭心……
重振旗鼓,休养生息,恢复元气。不料,内庭起火。筑山夫人偏执的性格最后葬送了她自己,还有家康长男信康。日后,家康一转对待孩子们的态度,因为信康之死一直是他心头难以磨灭的伤痛。
有人认为家康篡夺了江山,信长和秀吉才是真的英雄;有人认为家康不过是长寿,才捡到了胜利的果实……我们不能否认历史进程的必然性,也许乱世一定要持续够一百三十多年,人们才能开始珍视太平……不管怎么说,这等天时、地利、人和的天下大一统才是真正对百姓有益之事。
再次声明,这不是历史,而是历史小说。对于某些历史事件的争议是必然的,这部书里的故事也尽是作者的主张。故,一家之言不可过于较真。
至于有的读者会问,真实的历史究竟是什么?我只能说,真实的历史已经死在了当时。
书名:德川家康
作者:[日]山冈庄八
译者:岳远坤、陈都伟、王维幸等
版别:南海出版公司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德川家康》相关信息。
新书故事
有趣的文艺的
新经典文库
出版有益,有趣,值得反复阅读的书
长按上方可直接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卡介苗接种成功图片北京白癜风医院最好是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