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忍出境界德川家康

————↑点击蓝字,轻松————

德川家康是江户幕府第一代征夷大将军。日本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日本战国三英杰之一,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的跟班小弟,或许更多的是迫于无奈。这个在日本历史上争议颇多的人物,日本人不喜欢他,觉得他胆小懦弱,狡猾世故,更不惜弑子向织田信长表其忠心。今天战国人物志一起来讨论德川家康的隐忍与求生之路。

忍者家康

日本战国三英杰

谈到三英杰——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而这三个人之间民间由个生动的形容,信长艰苦种麦,秀吉辛勤做饼,家康躺着吃饼。曾经有人问德川家康:“杜鹃不啼,而要听它啼,有什么办法?”德川家康的回答是“等待它啼。”但是问题是,杜鹃为何不啼?家康说“等待它啼”,其实是在等“它啼”的时机吧。一旦时机来到,啼声自然传至数里之外,并可啼叫不已。如此看来,德川家康在多舛的命运中的隐忍并非卑懦,实在是一种高明的策略。难怪著名史学家柏杨先生说:“等待……坚强的巨人把它作为跳板。日本战国时代,英雄豪杰辈出,只有德川家康深深领悟到这个由弱变强的奥秘。”真正可以谓之“群鸟争啼我自静,只待时来霸林音”。德川家康把“忍”字诀练到了最高境界。

弑子之父

德川家康历史形象

日本战国时代是以下克上、伦常崩坏的时代;那个时代是个家族存续为王道的时代;那个时代是一个杀机四伏的时代。家康杀子的两个动因在哪儿呢?其一,信长所迫;其二,信康作死。

第一,信长所迫。的确,从目前的史料记载,处罚信康的决定是从信长传达给家康的。彼时信长势力如日中天,俨然天下人的姿态。而家康则成了信长上洛的后背盾牌,抵挡住了东部势力的进攻,实力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进步。所以,曾经的儿时伙伴和政治盟友,变成了力量不均等的事实上的主臣关系。为了不触怒信长,所以家康不得不杀子。

第二,信康作死。信康的生母,筑山殿,是今川义元的外甥女,家康娶她实属为情势所迫。所以家康对她难言真爱。清州联盟之后,筑山对家康亲近信长而远离今川的做法深感不满,这种情绪影响到了当时和家康分居两地的大儿子信康。信康则慢慢表现出对父亲在内政外交做法的异议。在那个以下克上的时代,子反父的信号,不得不让危机感极强的家康深感警惕。要知道,武田信玄能上位,就是赶走了自己的父亲,后来还杀掉了反对自己的儿子,这种事情在日本战国时代比比皆是。所以,代表着家族利益的家康,必须要除掉自己的这个“逆子”。

以上都是直接原因。深层次讲,家康杀子是一个很深层次历史写照。举个例子,本能寺之变,信长接到警报时,第一反应以为是自己儿子织田信忠造反。家康杀子,与其说受信长所迫,不如说是乱世中求得生存的不得已的壮士断腕。

当然,人都是有感情都动物。在家康的眼里,信康倾注了自己很多心血,作为世子,他是家康最欣赏的接班人。所以,杀儿子,无论如何都是家康内心的一处伤疤。但是政治不是演感情戏,需要的是高度的理性和冷酷的手腕。

所以“人生如负重致远,不可急躁”,这句家训真正写出来家康一生的性格。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全身白癜风
白癜风用什么药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eensmallstation.com/jczl/291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