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俊当街杀警后,冲着宋美龄叫妈咪杀

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http://m.39.net/pf/a_5154125.html

“令俊天生豪放,女生男像,很像我。”

民国最有名的“宋氏三姐妹”之间的关系,亲疏远近各不相同,要论最亲密的,那一定是宋美龄和大姐宋霭龄。

宋美龄很听宋霭龄的话,包括与蒋介石的婚事也是由大姐亲自谋划的,没有亲生子女的她对宋霭龄与孔祥熙所生的子女视若己出,极为宠溺。

连蒋经国都奈何不得,以至于很多宋家亲属都说,宋美龄把孔家的几个孩子宠坏了。

要说孔家这二子二女中,最受宋美龄宠爱、被宋美龄宠得最无法无天的,那还得数宋美龄的干女儿,民国第一混世魔女孔二小姐孔令俊。

孔二小姐随父姓孔,父亲孔祥熙是孔子第七十五世孙,不过孔二小姐是半分老祖宗的仁爱礼智也没学会,欺男霸女、敛财受贿是家常便饭。

甚至仗着有姨妈宋美龄撑腰,连打死警察、视法律为无物这样的大案,于孔令俊而言也不过是件无足挂齿的小事,叫一声妈咪,宋美龄自然会帮她摆平。

南京街头的“活阎王”

年12月15日,天津《真善美日报》上刊登一篇文章《粉面金刚孔二小姐》,文中写:

“一次,二小姐乘汽车道经某路(似为西山路口),岗警以其车子违反交通规则,拟予扣留。二小姐说明身份,责备那个警士缺乏礼貌,口角数句,警士要扣车留人,二小姐遂鸣枪一响,令车夫疾驰而去。那颗子弹打伤了警士的手臂,伤势不甚严重,后来自然有人出来赔点医药费了结,当事人也不再追究。”在那个年代,哪怕是不看标题不读前文,只要识字读得了这段话,任何一人都知道这位跋扈伤警的二小姐是谁——孔祥熙与宋霭龄二女儿孔令俊,当然人们未必全知道孔令俊的芳名,于是都称她为“孔二小姐”。

孔令俊是跋扈张扬惯了的,南京街头当时流传着一句名言:“你不要,小心出门叫你碰上孔二小姐”。

一句话足以令小儿止啼,平日再招摇的公子哥也要摆手不语,这可是孔院长的亲女儿,蒋夫人的干女儿,十三岁已经会开车刷枪,开口是“我说了算”、闭口是“要枪毙人”,谁惹得?

要知道,孔二小姐在南京读书时也就十多岁的年纪,再是凶狠跋扈也不过是个孩子,众人面前她当然依旧是面不改色,离开不久心里就开始打鼓了。

终究是光天化日伤了个警察,倒是不怕警署来找麻烦,只是要是被父亲孔祥熙和母亲宋爱玲知道自己就得遭殃了。

孔祥熙更喜欢温柔端庄的姐姐孔令仪,称孔令俊不过是“一个野男人罢了”,宋霭龄在家是十足的严母,儿子女儿在外再是横行霸道来到母亲面前也不敢多言语。

孔令俊对父亲母亲终究是有些惧怕的,只好赶紧去蒋公馆找姨妈宋美龄,孔令俊吃准了宋美龄会帮她摆平此事。

进了蒋公馆,孔令俊就奔到宋美龄房中,对着宋美龄左一个“妈咪”右一个“小姨”地叫,宋美龄一看便知准是出了事、犯了错,让孔令俊把事情经过给她讲一遍。

听完,宋美龄埋怨了几句,很快打电话叫人去处理,要多少钱就从自己这里拿,并下令不准南京的报刊媒体报道此事。

事情解决完,刚刚草菅人命的孔二小姐又在南京街头神气了起来,于是南京家家户户听见“孔二小姐”四个字就绕道走了,再高的官也要嘱咐子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侬跟她来往会学坏的,要小心侬的小命。”。

报上刊登的孔二小姐伤警一事当时在南京传得沸沸扬扬,不过更多地说是,孔二小姐把那个要她遵守交通规则警察打死了。

也有的说,这已经不是孔二小姐第一次伤警了,有被孔二小姐打伤的、也有被孔二小姐打死的,不过最后都被宋美龄摆平,警察一命呜呼,杀人犯在南京街头大摇大摆。

那时也有人怀疑这是媒体杜撰、诽谤,可惜,这些事还真出在孔二小姐身上,甚至是更为荒唐。

邵力子的女儿邵黎黎曾回忆:“妈妈与马佩璋(白崇禧夫人)是牌友,往来甚密。她们时常在安乐酒店打牌。一天晚上,妈妈从安乐酒店打完牌回家,时间已经很晚了,我已上床睡觉,她还把我从睡梦中叫醒,让我到她房间去对我说:‘刚刚马佩璋在牌桌上说,昨天晚上孔二小姐在中山陵孔公馆把宪兵营长开枪打死了。’”

并非是邵黎黎把伤警一事记混乱了,也不是报纸为尊者讳把杀人写成伤人,这是孔二小姐又惹出来的一个麻烦。

从重庆回南京后,孔二小姐恋上了宪兵队长的年轻太太,甚至要他们离婚,还把年轻太太藏到孔公馆去,宪兵队长不堪忍受夺妻之恨,跑到孔公馆去抢人,结果自然是人没抢回来,自己还把命搭上了。

当天夜里蒋介石与宋美龄得知此事,蒋说:“不准外传,谁传出去就处决谁。”,宋说:“不能让新闻记者得知。”

白崇禧时任国防部长,事情交到他的手上处理,自然他的夫人也就得知了消息。

类似的事情在南京和重庆都有流传,细节不尽相同,估计并非是报刊报道不认真,而是孔二小姐这位“活阎王”实在杀了太多人。

命中注定的“母与女”

宋美龄为何对孔令俊情有独钟,哪怕她草菅人命、闯下滔天大祸也会为她摆平了事,这得从她的母亲宋霭龄说起。

宋霭龄相比于两个妹妹而言名声不大,但其实她才是宋家神话的缔造者,靠着自己的精明手段大肆敛财,又谙熟人情世故,解决清理了蒋介石一众妻妾情人,把小妹宋美龄嫁到蒋家。

可以说,民国“四大家族”之所以能声名鹊起,宋霭龄“功不可没”。在宋霭龄的操持下,其夫孔祥熙掌握了全中国最多的财富,孔家究竟有多奢侈呢?

就拿孔家最“简朴”的大小姐孔令仪来说,《大公报》曾报道:

“孔令仪嫁妆的花费(暂以损失一架飞机计算),可以使名灾民一年有吃有穿。还可以使他们维持简单再生产。如果把孔令仪的全部花费加起来,是可以救济万人以上的难民。财政部连夜为其加工制作嫁妆的人力用来赶制前线将士的服装,大约供应两个师的被服不成问题。”

孔令仪结婚时的嫁妆全是由财政部妇女工作队来制作的,多是绣花旗袍,嫁衣就有八箱,运往美国前飞机失事嫁衣染了水渍,又派了几十人日夜赶工六箱专机送往美国。

这还只是他家最“简朴”、最“低调”的一位,孔令侃是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甚至搞起了“南尖”组织,早早就把搜刮来的大量财产转移到美国。

孔令杰到美国后成为石油大亨,甚至建起了地下堡垒,他的资产远远超过父母哥姐,孔二小姐孔令俊光遗产税就达到1.5亿新台币。

在宋霭龄的运作下,孔家的政治地位和财力都足以撼动蒋家的统治,所以出于种种考量,宋美龄对姐姐是言听计从,蒋家的孩子与她又不亲,于是孔家的儿女们她自然视若己出。

除了姐姐的关系,宋美龄对孔令俊另眼相看还有另一重意味。

人人都知孔令俊打扮十足男性化,要么长衫布鞋,要么皮靴西装,连内衣衫裤都是男式的,发型是当时男性最流行的“大包头”,手上还牵着一只荷兰名种狗,实在“安能辨我是雌雄”。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孔二小姐并非生来如此,她12岁那年身上长了疥疮,小姨宋美龄将她头发剃光,以免到处感染。

后来又找来便于行动的男装让她换上,被小姨强迫打扮成男孩样的孔二小姐最初并不高兴,还把女孩穿的裙子全剪了,结果连下人都笑话她,一怒之下她较起劲来,从此便以男装示人。

人们更不知的是,宋美龄当年从美国留学回来,也是一副男装打扮,短衣马裤长靴,直到谈婚论嫁后才换上旗袍。

她是把孔令俊当成自己打扮,以弥补因结婚而留下的遗憾——她是多么渴望活成一个聛睨一切的男人。

她没办法完成,于是便让侄女来代替她完成,不仅外表要改造,内在也同样,让孔令俊和自己一样接受西式教育,培养抽烟酗酒的爱好。

同时,孔令俊对宋美龄还有“救命之恩”,年淞沪会战打响,宋美龄带着孔令俊到前方慰问将士,一般按惯例宋美龄乘坐第二辆车,但临行之前,孔令俊对姨妈耳语几句,让姨妈上最后一辆车。

不只是巧合还是孔令俊提前得到情报,宋美龄返程车队遭遇危机,她原本的专车被打得看不出形状,而坐在最后一辆车中的宋美龄只受了轻伤。

自此之后,宋美龄不仅对姐姐宋霭龄言听计从,对姐姐的女儿、自己的侄女孔令俊更是深信不疑,所以孔令俊就算闯下天大的祸,宋美龄依旧会帮她摆平。

宋美龄与孔令俊非同一般的姨侄关系引起了外界的猜测,有的报上传她们是同性暧昧,有的说孔令俊是宋美龄与南京市长刘纪文的私生女。

不过好事者考证,孔令俊出生时刘纪文尚未赴美留学,不认识宋美龄,故而也不可能是他与宋美龄的女儿。

一世荒唐孔令俊

《左传》云:“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民国“四大家族”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搜刮了金满箱、银满箱,置百姓黎明于水火而不顾,自然不可能长盛不衰。

孔祥熙宋霭龄夫妇年便带着金银财宝到美国定居,蒋宋夫妇逃到台湾也只能望洋兴叹。

按常理说,孔家大小姐孔令仪已经嫁做人妇,两个儿子也各自成了家庭,始终未婚的孔二小姐孔令俊大概会陪伴父母养老送终。

可六十年代初,孔祥熙一家应邀来台北小住,不久后夫妇二人就返回美国,唯有孔令俊一人选择留在台湾与小姨作伴。

宋美龄依旧像从前那样信任她,蒋氏士林官邸大小事务全交给孔令俊管理,又经营起圆山饭店等肥差,人人见她都称“总经理”。

圆山饭店对面的“国安局”与孔令俊闹矛盾,官司打到蒋经国处,蒋经国也只能让“国安局”搬迁,不敢惹宋美龄身边的红人孔令俊。

在台湾作威作福了几十年后,孔二小姐孔令伟终于遭难了,年后,宋美龄与蒋经国矛盾激化,备受打击的宋美龄带着孔令俊去美国隐居。

一夜之间,特权、源源不断的财富、人们的敬畏,孔令俊什么都没有了,身边只有小姨宋美龄这个年过九旬、耳朵重听的老人。

宋美龄是找到了自己久违的宁静,但孔令俊却堕入了权势尽失的黑暗中,她刚刚尝到那些曾被她用权势欺压的人的半分苦楚,就已经痛苦到无法忍受,她一辈子都不愿服输,于是抛下小姨回到台湾,想重现当日辉煌。

然时过境迁,人走茶凉,孔令俊在台湾风光不复,还检查出患直肠癌晚期,生命的最后,孔令俊孤零零躺在病床上,无一亲人在旁。

孔令俊去世两个月前,96岁的宋美龄为了病危的干女儿重返台湾,然而她冒着生命危险的探望也没能挽救孔令俊的生命,一代混世魔女孔二小姐孔令俊于年走完了她荒唐的一生。

在赠予宋美龄和孔二小姐足以草菅人命的权势和不义之财时,命运早已标好了价码,只是自命不凡的姨侄二人还未曾察觉,直到一切失去后她们才饱尝了挥霍过后的空虚与孤寂。

可是命运终究对他们太仁慈,那些被他们的权势毫不经意间就碾压踩死的普通人,那些被打伤、打死的警察、宪兵,以及他们的家人,终究没能从施害者这里得到应有的道歉和赔偿。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eensmallstation.com/jcyy/9370.html


当前时间: